地理單位名稱概說

    地圖上的載記,有洲名、海洋名、山脈名、國名、
地名、島嶼名、島群名、海灣名、半島名、海峽名、河
流名、沙漠名、盆地名、草原名、高原名、平原名、湖
泊名等等,如今的英語已成為世界語,地圖上專有名詞
的音譯及各種地理單位名稱率以英文為主,如於「洋」
則稱「Ocean」、於「海」則稱「Sea」、於「平原」則
稱「Plain」、於「運河」則稱「Canal」、於「盆地」
則稱「Basin」、於「臺地」則稱「Uplands」、於「山
脈」則稱「Mountains」簡寫作「Mts」、於「河流」則
稱「River」簡寫作「R.」、於「湖泊」則稱「Lake」
簡寫作「L.」、於「島嶼」則稱「Islands」簡寫作「
「Is」、於「半島」則稱「Peninsula」簡寫作「Pen」
,以上為較有一致標準可循者。

    於「海灣」則稱「Gulf」,簡寫作「G.」,然亦或
稱「Bay」,簡寫作「B.」;於「海峽」則稱「Strait
」,簡寫作「Str.」,然亦或稱「Channel」,並未有
一定之規範。於「沙漠」或稱「Kum」、或稱「Desert
」、或稱「Dasht」、在非洲稱「Sand Sea」、在沙烏
地阿拉伯則簡寫作「Rub.」,在中國更有「戈壁」、「
馬干」等不同之稱謂,中亞一帶稱河流的「Daria」也
不與英文同。日本於「海灣」稱「Wan」(韓國亦然),
稱「灘」曰「Nada」,稱「島」曰「Shima」(韓國稱島
為「Do」),亦或稱「Jima」,「列島(Retto)」、「諸
島(Shoto)」、「群島(Qunto)」皆為島群之稱。在西亞
與歐洲之間有個「博斯普魯斯海峽(Bosporus Str.)」
,希臘文「Porus」本即是「海峽」的意思,故實即重
複說了兩次「海峽」。「渤海(Bohai Sea)」連說了兩
次「海」,「青海(Qinghai Hu)」的「海」本指大型的
「湖」,秦皇島、葫蘆島、威海衛、石家莊、周口店、
平頂山、馬鞍山、拉加寺、景德鎮、五丈坪等的末一字
本非地名,升格為市後硬是成為地名。蘇州、杭州、福
州、廣州、漳州、泉州、梧州、柳州等一大串的「州」
本亦非地名,久而久之原地名反無從知曉。

    雲南省極南的邊陲地帶號稱「西雙版納」,「雙」
即是「二」,「西雙」乃「十二」之音譯,而「版納」
音叶「部落」,故「西雙版納」即十二個政治單位的意
思。我國五代時稱「占婆(Champapura)」為「占城」,
南印度的「建志補羅(Conjepura)」我國漢代譯為「黃
支」,故「補羅(Pura)」實即「城」之義,而亦音叶「
部落」。「新加坡(Singapore)」有「獅子城」之稱號
,其末二音(Pore)實亦音叶「Pura」,惟英語音譯的尾
音有弱化的趨勢。泰國中南部大城尾音多繫上「武里」
一詞,如柿武里、猜武里、甲武里、奎武里、邦武里、
春武里、暖武里、統巫里、信武里、因武里、空武里、
車臘武里、簪塔武里、甲民武里、素攀武里、訕卡武里
、威遷武里、春蓬武里、沙拉武里、他越武里、達納
武里、卡努哇拉武里等,此外又有與「武里」音近的
宋艾巴里、華富里、美哇里等,顯然皆一音之轉,泰國
這些「武里」與「喀什米爾(Kishmir)」、元朝時西域
的「阿力麻里」與「別失八里」、元朝時稱北京的「汗
八里」、古者三韓諸國常見加於國名後的「卑離」、馬
來西亞的「哥打巴魯(Kota Bharu)」、「哥打基納巴盧
(Kota Kina Balu)」、「Johor Bahru(柔佛或新山)」
等的末二音,皆音叶簿籬(藩籬),「吉隆坡(Kuala Lum
pur)」的「Lumpur」、契丹謂「行在」的「缽」、籬
笆則其倒裝,再引申為「部落(城)」。

    <三國志‧東夷傳>:「高句麗名城為溝漊。」俄屬
海濱省之「尼古里斯克」一名「雙城子」,「尼古里」
實乃「溝漊」之異譯,「(ni)」音同「膩」,「膩
」去月為「貳」,日本語今猶謂「二」曰「」。「溝
漊」又音近俄語謂「城」的「格勒(Grad)」,如「窩瓦
格勒」、「貝爾格勒」、「加里寧格勒」等,俄語「城
」的指謂應非自韓國所輸入,三國時期的高句麗亦無從
受到俄國的影響。「溝漊」、「格勒」並音叶關梁、隔
籬等,故為「城」的指謂,劉師培曰:「中亞之地,城
名語尾恆稱曰干。」「Tashkend(塔什干)」的「kend」
、「Khokand(浩罕)」及「Samarkand(撒馬爾罕)」等的
「kand」實亦音叶「格勒」。「格勒」尾音的聲母若消
失,就音轉為「喀什噶爾」的「噶爾」。今俄國謂「城
」曰「斯克(sk)」或「次克(tsk)」的比率遠多於「格
勒」,如「葉尼塞斯克」、「伊爾庫次克」等,「sk」
、「tsk」並音叶懸隔、阻隔、巢窟、城郭,倒裝為筦
鍵、隔絕、宮室、公署等,故亦為「城」的指謂。中歐
一帶尤以德國特多以「堡(burg)」收尾的城鎮,「burg
」音叶靡盬(止息)、葆光(歛藏)、避開、閉關,城堡專
為守衛的功能以設計修造,故以「burg」稱之也。

    「英格蘭(Endland)」、「蘇格蘭(Scotland)」、
「愛爾蘭(Ireland)」等的「Land」音叶陸地、領地,
故為陸地、國土、國家的指謂。中亞一帶國家多於國名
後加上「斯坦(stan)」二音,如哈薩克斯坦、阿富汗斯
坦、巴勒斯坦等,「斯坦」音叶鄉土、轄地,倒裝為田
舍、統轄,故為國土、國家的指謂。歐洲、非洲國家或
地區,其國名後率多稱以「比亞」、「維亞」、「米亞
」、「尼亞」、「內亞」、「利亞」、「瑞亞」、「里
亞」、「西亞」、「幾亞」等者,如「那密比亞」、「
塞爾維亞」、「克里米亞」、「阿爾巴尼亞」、「幾內
亞」、「保加利亞」、「賴比瑞亞」、「西發里亞」、
「西利西亞」、「瓦拉幾亞」等,就中尤以「尼亞」居
大多數,尼亞、內亞、利亞、瑞亞、里亞等皆音叶領域
、領有,前一音的聲母若消失,就僅剩「ia」、奄有,
故亦為國土、國家的指謂,除「尼亞」以外,其他皆以
國名加上「ia」之後的音韻變化。以上舉其犖犖大者,
旨在辨明純粹地名與地理單位名稱的分際,其他未遑論
及的問題尚多,例如:唐‧貞觀九年改南尹州為貴州,
明初於貴州省置貴陽府於貴筑,位於貴州省之中央,貴
筑、貴州一音之轉,貴州實因貴筑而得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