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時匈奴的屬國之一,位在匈奴西北方(西鄙)的
「堅昆(Kvekur)」,或曰「居勿」、曰「結骨」,稍號「
紇骨」,亦曰「紇扢斯」,即唐朝時的「黠戛斯」,元史
作「乞兒吉思」或「吉利吉思」,民初則有「柯爾克孜
(Kirghiz)」、「柯爾克茲」、「柯爾克斯」、「啟爾
基茲」等稱,即今中亞的「吉爾吉斯」,由兩個音節衍為
四個音節,由最初之「高緺」、「共工」的叶音,演變為
「鳩茲」、「諸稽」的叶音,這樣的音韻變化不可謂不
大了,卻還無緣坐上音韻變化最大之音譯的寶座。
    歷史上的「爪哇(Jawa)」,有「闍婆」、「社薄」
、「杜薄」、「諸薄」、「耶婆提(Yavadvipa,可省稱
為『耶婆』)」等不同的音譯。「闍」音「都」、音「
遮」,又音「蛇」,是「闍婆」即已有「杜薄」、「諸薄
」、「社薄」三種不同的讀法,分別為「拓跋」、「贊
普」、「鮮卑」的叶音。「耶婆」音叶「阿壩」,國語
的「爪哇」音叶「昭武」,英語的「Jawa」音叶「若耶
」,這麼一來又是三種不同的讀法,單是前一音節已有六
種不同的叶音,而這尚未涉及後一音節的音韻變化。
    「若耶」又音叶「女媧」,這是五十五組(含倒裝則
為一百一十組)複音語詞當中,最早發生的第一組複音。
「昭武」又音叶「九五」、「君王」、「中央」、「中
原」,是跟構成中華民族的骨幹,關係最密切的一組音。
「拓跋」又音叶西人謂西藏的「Tibet」,藏語謂「雄強
的丈夫」曰「贊普」,青康藏高原有藏族「阿壩」自治
州。「贊普」又音叶「占婆(Champa)」,與蘇門答臘古
國室利佛逝國王之尊稱的「詹卑(Jampi)」。「阿壩」
與滿洲的「葉赫」一音之轉,由這幾個叶音即不難看出
爪哇與中國西方族群、東北族群的親密關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