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九日國語日報「焦點新聞版」
的「世界之窗」單元,登出一則標題「巴基斯坦土撥鼠
疑是傳說中金蟻」的訊息,一般人多半看過之後也就算
了,敝人卻如獲珍寶,因為這一則消息對於<穆天子傳>的
印證極其重要,而這一部從汲塚出土的古書,其可信度與
真實性,目前在學術界仍處於受懷疑之中。
    該文引述也是十二月九日發表於「時代週刊」的文
章云:「剛從喜馬拉雅山探險歸來的法國人類學家派澤
爾說,他們已在巴基斯坦找到了可能是『金蟻』的動物,
一種能掘洞到地面下幾英尺深處金礦脈的土撥鼠。派澤
爾相信,希羅多德稱跟貓同大的土撥鼠為『蟻』的原因,
可能是由於古代波斯語將土撥鼠叫『山蟻』。」又云:
「兩千五百多年來,史學家、尋金人和亞歷山大大帝在
內的歷代帝王,都在尋找希臘史學家希羅多德所說的『
金蟻』─一種『比狐狸大但比狗小』遍體長毛的大蟻,
能掘地洞到達金脈,使波斯王國富甲天下,但是後世從未
找到這種金蟻。」「金蟻」的傳說在西方盛行已久。
    <穆天子傳>卷二:「丁巳,天子西征。己未,宿于黃
鼠之山西囗。」顧實先生考證云:「黃鼠之山,當在今波
斯之大撒耳特鹽漠(Great Salt Deserd),<外國史略>曰
:『白西亞國出馬、驢、駝、羊、鼠,各多異種。』白西
亞即波斯,則波斯產異色之鼠,亦有名也。然黃鼠當產沙
磧之中,毛色與沙色類似,生物之保護色使然。故意度黃
鼠之山當在大撒耳特鹽漠附近,因產黃鼠,故名曰黃鼠之
山。惟古蓋止產於此山,後世蕃衍東來,<唐書.于闐傳>
曰:『西有沙磧,鼠大如蝟,色類金。』即今人遊歷帕米
爾一帶,亦多見有此金色之鼠也。」巴基斯坦固與帕米
爾高原為鄰,則派澤爾的發現已不算新聞矣!
    <穆天子傳>中舉凡「陽紆之山」、「燕然之山」、
「昆侖之丘」、「瓜纑之山」、「長沙之山」、「鳥
之山」、「群玉之山」、「采石之山」、「焚留之山」
等,或譯音、或譯義,或譯音兼譯義,「黃鼠之山」似非
記音。<穆天子傳>繼「黃鼠之山」後,緊接著「乃遂西
征。癸亥,至于西王母之邦。」顧實先生考證云:「西王
母之邦,當在今波斯之第希蘭(Teheran)附近。」「西王
母」是中國歷史上的一道大謎題,<穆天子傳>一書中爭
議最大的話題,恐怕亦非「西王母」莫屬了!若不以「穆
天子傳>為偽書,關於「西王母之邦」的所在位置,姑以
顧實先生的考證為主,本文僅就史籍所載之有限史料中,
隱約透露之蛛絲馬跡,配合當今的史地常識,加以音韻學
上的運用,以期能有進一步的發現!
    <莊子.大宗師>:「西王母坐乎少廣。」顧實先生云
「少廣」即「少原」,惟若以音韻而言,則「少廣」似即
錫爾、阿姆兩河之間的「粟戈(Sogdiana)」或中亞一帶
的「薩迦(Sacae)」之對音;<山海經.西山經>:「玉山是
西王母所居也。」、<海內東經>:「西胡白玉山在大夏
東。」顧實先生云白玉山即是玉山,為昆侖之連麓。<河
圖玉版>:「西王母居昆侖之丘。」在古人眼中,恐怕整
座興都庫什山脈,也都還算是昆侖之丘,或者如今印尼語
「山」即名曰「Gunung」;<淮南子.墜形訓>:「西王母
在流沙之瀕。」<山海經.大荒西經>:「西海南、流沙之
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有人戴
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西王母居處之傳
聞不一而足,蓋時空兩大因素層層累積,古今民族間的興
替又以此區為最,不可拘泥於任何一說,<史記.大宛傳>
、<後漢書.西域傳>均載:「安息長老傳聞條支有弱水西
王母。」「條支」乃是「大食(Tazi)」的對音,即今沙
烏地阿拉伯,「赤水」、「黑水」蓋即「紅海(Red Sea)
」與「黑海(Black Sea)」,而「Red Sea」又音近「弱
水」,亦音近「流沙」,所謂的「西海」蓋即是「地中海
」,若「西王母」的「西」本相對東土而言,則注入鹹海
的「阿姆(Amu)河」,不正是西王母所居的指標?
    戴勝、折勝一音之轉,婦人首飾名;英語謂「婦女」
曰「Woman」音近「王母」,「蘇美(Semitic族名)」、
「薩馬特(Sarmatae族名)」、「撒馬爾罕(Samarkand城
名)」等皆音近「西姥」與「西膜」,<穆天子傳>中屢見
「西膜之所謂囗囗」云云,蓋即指這一支民族而言;阿拉
伯半島南部的「阿曼(Oman)」、「葉門(Yemen)」皆音
近「王母」,殆後世乃遷徙至此,<山海經.大荒西經>:「
有西王母之山、壑山、海山;沃民之國,沃民是處,鳳鳥
之卵是食,甘露是飲,有三青鳥。」<呂氏春秋.本味篇>:
「流沙之西,丹山之南,有鳳之丸,沃民所食,水之美者,
三危之露。」同書<求人篇>:「西至三危之國,巫山之下
,飲露吸氣之民,積金之山。」<淮南子.墜形訓>:「樂民
拏閭在昆侖弱水之洲,三危在樂民西。」「沃民」、「
樂民」亦皆音近「王母」,「西王母」一名極可能是以
上三者的結合體;「三危」音近「沙烏地(Saudi)」;伊
拉克北部的古城遺址「尼尼微(Nineveh)」音近「拏閭
」;「青鳥」音近「鳥」,<玉篇>:「同鸇。」鸇音
近三;鳳鳥之卵可能是駝鳥蛋,其他則不易證,大抵皆由
於音訛,如<楚辭.遠遊篇>:「朝發軔於大儀兮,夕始臨於
微閭。」「微閭」有可能轉訛成「飲露」。
    日本學者往往以「吐火羅斯坦」,解釋為中國史料
中「大夏」音譯的依憑,而「吐火羅」實即「吐蕃」之
音轉;<淮南子.覽冥訓>:「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
賈誼<修政語.上篇>:「堯身涉流沙,封獨山,西見王母。
」<淮南子.時則訓>:「西至三危之國,石城金室,飲氣之
民,不死之野。」、<墜形訓>:「西方金丘,曰沃野。高
誘註:沃,白色也。」忽云「穴處」、忽云「石城金室」
,不可據以為憑;羿、堯、藥、沃等殆因音近而訛傳,而
「沃」更因「沃民」而有白色之義;「不死」殆即「波
斯(Parthia)」之音訛;「飲氣」或即「弇茲」之音訛,
亦音近「安息(Arsacia)」、「奄蔡(Arsoi)」、「埃及
(Egypt)」;「弇茲」亦作「崦嵫」,<山海經.大荒西經>
:「西海渚中有神,人面鳥身,名曰弇茲。」神名之發生
每又與地名有關,本皆沿襲圖騰名。
    <山海經.西次四經>:「崦嵫之山,苕水出焉,而西流
注於海。郭註引<禹大傳>曰洧盤之水出崦嵫山。」顧實
先生云「崦嵫山」即裏海南邊的「艾布士山脈(Eiburz
Mts.)」,兼及裏海以西的高加索山,今高加索山脈之最
高峰固猶名曰「厄耳布魯士峰(Eibrus Mt.)」,然則「
苕水」與「洧盤之水」當即美索不達米亞的「底格里斯
河(Tigris R.)」與「幼發拉底河(Euphrates R.)」,謂
艾布士音叶洧盤則可耳,若云省音為崦嵫則恐未必;<離
騷>:「望崦嵫而勿追。王逸註:崦嵫,日所入也,下有蒙
水,水中出虞淵。」<淮南子.天文訓>:「日入崦嵫,經於
細柳,入虞泉之池,曙於蒙谷之浦。高誘註:崦嵫,亦曰落
棠山;細柳,西方之野;蒙谷,濛汜之水。」<書.堯典>:「
宅西土曰昧谷。」<論衡.談天篇>:「日出扶桑,暮入細
柳。」「落棠」蓋「拉丁(Latin)」或「大秦」的對音,
故<後漢書.西域傳>、<魏略.西戎傳>、<魏書.西域傳>
均載:「大秦國西有弱水西王母。」「蒙谷」、「昧谷
」蓋「Black Sea(黑海)」之諧音,「濛汜之水」或為「
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蒙」音近「墨」,「
墨」者「黑」也;「虞淵」或「虞泉之池」似即「愛琴
海(Aegean)」;「細柳」當位置於「敘利亞(SYRIA)」或
「西奈半島(Sinai Pen)」,則「日所入之崦嵫」與「崦
嵫山」有別,而即是「埃及」的對音。以上所意度之地
望,遠自帕米爾高原涵蓋至於亞洲的西陲,與西方古文明
興起的地帶頗相吻合,可視為古中國對於西方朦朧印象
的整體展現,故所述地理位置並不十分正確,然已極其難
能可貴,其相關名詞應係得之於傳聞,顯非閉門造車,但
卻難保不有張冠李戴的情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