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這一個名詞,並非自馬來西亞聯合邦
成立後才出現,不過馬來西亞的範圍則因大馬成立而有
所更改。往昔,歐洲人把馬來半島和馬來群島合稱為馬
來西亞,這範圍就是印尼總統蘇卡諾和菲律賓總統馬可
仕所倡議的「大馬聯邦」的範圍根據。
    「馬來西亞」的構成,不止地理上的聯接,且因種
族、血緣、文化等等的人文關係。例如通用馬來語文、
同屬馬來人種,又先後信仰了回教。到了西、荷、英人
分劃西屬、荷屬、英屬等等之後,「馬來西亞」的地理
名詞便成為歷史上的陳跡。「馬來西亞」之新概念的提
出,來自號稱「馬來西亞之父」的東姑阿都拉曼總理,
實不同於企圖概括諸島嶼的大馬即泛馬的理想。
    按照巫人的官方說法,巫文與印尼的官方語文,均
屬於馬來─波里尼西亞語系(自臺灣至紐西蘭,又從馬
達加斯加到太平洋的東部諸島)。標準的發音,以柔佛
與廖內群島者為主。Malayu一名<漢書>作馬流、馬留,
義淨及<冊府元龜>作末羅瑜、末羅遊,<宋史>作末留,
<元史>作木剌由、木來由、沒剌由、沒剌予、馬來忽、
麻里予兒,<明史>作貓里務,今人作馬來亞,漢譯雖殊
原名一也。唐之末羅瑜在蘇門答剌島之詹卑河上,元之
木剌由等等在馬來半島南端,漢之馬流在占婆。
    義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載:「玄逵傳云───
未隔兩旬,果之佛逝。───送往末羅瑜國(原注云今改
為室利佛逝矣),復停兩月,轉向羯荼(馬來半島西岸的
Kedah)。」、「無行禪師───與智弘為伴,東風汎舶
,一月到室利佛逝國。───後乘王舶,經十五日,達
末羅瑜洲。又十五日,到羯荼國。」末羅瑜即今之詹卑
(Jambi)流域,浡林包邦(巴鄰旁Palembang)及詹卑皆為內
河之港,一如曼谷、西貢、廣州,地處河內百海浬者無
異。西元1030年印度丹柔里之大穆文碑銘載:「───
河流所經之Pannai(即蘇門答剌東北岸之Pane),古之馬
來由(Malaiyur)及其山壘。」末羅瑜國都城,昔在婆登
訶利(Batan Hari)河上流、缽竭盧容(Pagar Ruyon)或
其附近,此國本為室利佛逝之上邦。
    <冊府元龜‧卷177>云:「貞觀十八年(西元644年)
十二月,摩羅遊國遣使貢方物。」此為摩羅遊國名始見
於中國史冊。<舊唐書‧卷三>貞觀二十一年入貢諸國有
鼻林送,馮承鈞疑為鼻林逬之訛,即後之浡林邦初見於
史書之譯名也。古之室利佛逝(Sri Vijaya)都城即在今
之浡林邦,或其附近。室利佛逝之歷史,與昔之末羅瑜
、今之米南迦保有密切之關係。義淨<南海寄歸傳>曰:
「末羅遊洲即今之尸利佛逝國是。」別言之,此國昔為
室利佛逝之上邦,今乃降為下國。義淨之金洲、馬來文
碑銘之金地,即佛逝或室利佛逝,在蘇門答剌南部。後
又明言其地為末羅瑜國,亦為蘇門答剌之一部,今名米
南迦保者是也。室利佛逝與末羅瑜常相混淆(按:此頗似
高棉[吉蔑]之於柬埔寨):爪哇語名蘇門答剌曰末羅瑜;
波羅般遮所撰古爪哇讚詞亦謂末羅瑜(即蘇門答剌)二十
四城國為島;義淨<南海寄歸傳>亦謂有婆魯師洲、末羅
瑜洲、佛逝補羅洲(即室利佛逝)。雖云「末羅遊洲今改
為室利佛逝國」,亦未明言同在一島也。
    室利佛逝帝國極盛時,除蘇門答剌全島外,並奄有
全部馬來半島,且一度將爪哇置於其治下。<明史‧三
佛齊列傳>曰:「時(西元1376年)爪哇強,已威服三佛
期而役使之」,是時蘇門答剌島已降為滿者伯夷帝國之
屬地,而總名之曰末羅瑜,全島共有二十四城國。「如
是末羅瑜全國諸屬要地,皆為(滿者伯夷帝國)藩屬。」
末羅瑜王稱大王,而格達拿伽拉稱諸王之大王者,緣末
羅瑜國於西元1275年時已為格達拿伽拉所征服,此時之
爪哇官吏,乃上邦之使臣也。爪哇世系及讚詞以末羅瑜
名其地者,因昔之末羅瑜今之米南迦保為馬來人之發祥
地,亦室利佛逝昔日之上國,至義淨西行之時,使併入
室利佛逝之山帝王朝,此王朝亦發祥於末羅瑜也,故以
此名名其全島。馬來半島昔為末羅瑜之屬國,十九世紀
時雖隸屬於英國海峽殖民地政府之下,尚受隸屬荷蘭殖
民地之末羅瑜王之冊封,其政治影響可謂遠矣。
    <元史‧卷210,暹國傳>:「───以暹人與麻里予
兒舊相讎殺,至是皆歸順,有旨諭暹人勿殺麻里予兒。
」元人以麻里予兒稱馬來半島,蓋猶如以末羅瑜稱蘇門
答剌。趙汝适撰<諸蕃志>(西元1225年),謂三佛齊有屬
國十五,其在馬來半島東岸者八國。五十年後,暹人據
有湄南河下流及馬來半島北部,南境抵六坤。昔日室利
佛逝保存至十三世紀之藩屬遂以淪亡,第暹國境界不止
於此也,又復南拓至於海峽。昔日國勢興盛之室利佛逝
帝國,至十三世紀末二十五年間,已土崩瓦解矣。滿者
伯夷大帝國雖然一度囊括今日的印尼和馬來半島,但並
不能持續很久,外圍的屬國紛紛脫離而獨立,新的政權
滿剌加在馬來半島成長起來,奪去海峽控制權。
    紐波德<英屬滿剌加海峽屬地政治及統計錄>載有重
要文件一種,其名為「繼承法」,一名「米南迦保繼承
法」,又名「米南迦保法」。此法寫於西元1826年,乃
當時米南迦保冊封拉卜王為馬來半島四國無上主君之文
。茲四國昔隸米南迦保,至是雖為英屬,然尚因習慣受
米南迦保之冊封。文下署名曰「米南迦保諸王之大王大
蘇丹」,此上邦雖擁虛名,然可使人追憶昔年實際管領
蘇門答剌全島及爪哇萬丹國之盛事。當西元1826年時,
荷蘭一屬國之王冊封英國別一屬國之王,具見蘇門答剌
帝國之實亡而名存也。西元1832年以後,冊封之例遂廢
,蓋已為英國殖民政策所不許矣。
    <中國民族系支簡篇>載:「布農(Bunun)一作武崙
或蒲嫩,亦屬音譯的音轉,布農乃其自稱,語義即『人
』。」國語「武崙」音叶吾儂、馬來語謂人的「Olang
」、臥龍,倒裝為「女媧」;閩南語「武崙」音叶狫
或毛難、茂陵、秣陵、麊冷、汨羅、墨累、棉蘭、慕容
、尨龍、默娘、毛利、萌黎,倒裝為黎苗、黎民、娘媽
、林默、女禖等;「布農」音叶蒲嫩、蟠龍,音轉為黃
龍、Flower(花)、(Halu春天),倒裝為Love(愛),
羅馬神話中執掌春天、花朵、愛情之女神「Venus(維娜
斯)」與聖母瑪琍亞(Mary)、媽祖林默娘本無不同。學
術上依先來、後到作為原始、文明馬來亞族群區別的依
據,是一種很含糊籠統的說法。「馬來」一詞已經成為
一種廣泛的稱謂,「馬來」音近的「蟠龍」、「拔都」
、「冒頓」等音特盛,這一點有似於歐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