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靺鞨」讀音探索
<廣韻>:「靺,莫撥切,音末。」「靺」字僅「末
(ㄇㄛ\)」一讀音。<玉篇>:「靺鞨,蕃人,出北土。
」鞨:<廣韻>:「胡葛切」、<集韻、韻會、正韻>:「
何葛切」並音曷;又,<廣韻、集韻>並:「食列切,音
舌。」這個讀音音近「歇」;又,<正韻>:「莫轄切,
音。」這個讀音竟因聯綿詞而與「靺」同音。
以聲母ㄅ、ㄆ、ㄇ三聲通轉而言,「靺鞨」又音叶
「渤海」,<史記‧高祖本紀>:「北有勃海之利。」通
作勃,唐朝聖曆中,大祚榮以粟末靺鞨及高句麗遺眾建
「渤海國」。固然漢時已有「渤海」之稱,且有「渤海
郡」之設置,雖不得據此遂云「渤海」由「靺鞨」音轉
而來,但「渤海」之得名則與活躍於週遭之族群有關。
司馬相如<子虛賦>:「浮渤澥。」「澥」字國語音「ㄒ
ㄧㄝ\」,方言則有音(ㄏㄞ\)近「海」者。環渤海濱的
山東、河北、遼寧之縣名皆僅見音叶「渤澥」(博山、
博興、平山、平鄉、柏鄉、本溪、盤山)者;番汗,漢
遼東郡縣名,音(盤寒)叶「渤海」。
「靺鞨」一名見諸記載始於隋代,南北朝時名曰「
勿吉」,這是絕對不容忽視的史實。<韻會>:「勿,莫
也。莫,無也、勿也、不可也。」<正韻>:「勿,又莫
勃切音沒,掃塵也。」<禮‧曲禮>:「卹勿驅塵。」偈
、竭、羯、碣、嵑、楬、騔、鍻、、揭等皆音近「吉
」,是「靺鞨」亦有音轉為「勿吉」之可能。
曷加口為「喝」、加日為「暍」、加衣為「褐」、
加言為「謁」、加為「遏」、加欠為「歇」、加虫為
「蝎」、加水為「渴」、加艸為「葛」,「靺鞨」到底
應讀如「漠河」、或「勿吉」、或「渤海」、或「渤澥
」,甚或「莫傜」、「莫邪」、「韎韐」------不能沒
有定論。「蔑兒乞(MERKIT)」國語音叶「滿洲」,然其
英譯實音叶「蒙古」;「MERKIT」又音叶「Baikal(貝
加爾)」,今「貝加爾湖」即古之「北海」。
「黑龍江」古名「望建(Mangu)河」,音近「蒙古
」,既可音轉為「Mat-hat(漠河)」,亦可音轉為「滿
洲」;所謂「扶餘之鹿,鄚頡之豕」的「鄚頡府」,據
考證在今哈爾濱附近,「哈爾濱」音叶「海蘭泡(地名)
」,與「巴爾虎(族名)」、「渤海」互為倒裝;女真三
衛之野人衛的「兀吉」部與明初野人頭目(建州衛酋長)
阿哈出有關。「勿吉」之域至隋唐號稱七部「靺鞨」,
「勿」若讀「靺」,「望」若讀閩南音,則「勿吉(ㄇ
ㄛ\ ㄐㄧ/)音叶滿洲、鄚頡、望建,「滿洲」正即「靺
鞨」一音之復顯,兀吉、兀者(衛名)、沃沮(族名)、窩
集(森林)等皆其音轉,為東北最具代表性的族群。<松
漠紀聞>云:「------元魏謂之勿吉,隋唐謂之靺鞨。
開皇(隋文帝時)遣使貢獻,文帝因宴勞之,使者及其徒
起舞於前,曲折皆為戰鬥之狀,上謂侍臣曰:天地間乃
有此物,常作用兵意。其屬分六部,有黑水部即今之女
真,其水掬之而色微黑,契丹目為混同江。------駐蹕
之敗,高延壽、高惠真以眾及靺鞨兵十餘萬來降,(唐)
太宗悉縱之,獨坑靺鞨三千人。」相沿有「三人渤海敵
一虎」、「靺鞨兵不滿萬,滿萬不可犯」的說法。
<詩‧小雅>:「韎韐有奭。傳:韎韐者,茅蒐染草
也。一曰:韎韐所以代也。」<集韻>:「韎韐,士服
制如韍。」<廣韻>:「韎韐(音夾),韋蔽膝。韎韐(音
閣),大帶。」韐:音夾、音閣、又音洽。閣音近葛;
夾、洽皆音近偈。韎:音妹、音昧、音、音、音
、又音既。偈、既同音,顯然「韎韐」乃是一組「聯綿
詞」,而且與「靺鞨」的關係極其密切(皮熟曰韋、生
曰革,韎韐從韋、靺鞨從革),惟「韐」字並不讀喝、
褐、謁、遏、歇、蝎等音,而以「夾」為其主要讀音,
也就是說「韎韐」一詞直可作「鄚頡」讀。
地名的音譯每因讀音之不統一而生差異,曾與韓國
為鄰的「契丹」,韓語讀如「Kyoran」,其音固為中文
「契丹」的韓式讀法;國語「匈奴」音叶「山戎」,其
英譯(Honna)與閩南音則音叶「胡虜」;古「大鮮卑山
」即今「大興安嶺」,是「室韋(Shivi)」又音叶「鮮
卑」,甚或興安、宋瓦、松花、綏芬、粟末,<渤海傳>
所謂「率賓之馬」的「率賓」,金代散見恤品、速頻、
蘇濱等名,到了清代改為「綏芬」路。「蒙古」在史冊
上有「蒙兀」、「朦骨」、「忙豁崙」、「莫臥兒」等
不同的音譯;「回鶻」、「畏兀兒」、「輝和兒」、「
維吾爾」等皆「回紇」的異譯;「黨項」之國語音近「
東鄉」,其閩南語則音近「吐谷渾」、「吐蕃」;「居
勿」、「結骨」、「紇骨」、「紇扢斯」、「黠戛斯」
、「乞兒吉思」、「吉利吉思」、「柯爾克孜」、「柯
爾克茲」、「柯爾克斯」、「啟爾基茲」等居然均是今
「吉爾吉斯」古「堅昆」的異譯。「靺鞨」的讀音誠然
以讀如「漠河」為正,然以史冊明載其「南北朝時名曰
勿吉」而言,其族人的自稱蓋讀如「鄚頡」!
- Feb 23 Sun 2014 11:13
123 「靺鞨」讀音探索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