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尊號釋義

    札奇斯欽翻譯,沃爾納德斯基原著<蒙古與俄羅斯>
第一章第五節:「------並上以成吉思汗之尊號,而立
為萬王之王。『成吉思』一語的意義,在學者中尚無一
致的見解。」法人伯希和以為「Cingig」或者就是維吾
爾語謂「天」的「Tengig」,或「Osmanti(奧斯曼語)
」謂「海洋」曰「Dengig」的顎音化字。其實蒙古語及
維吾爾語謂「天」均曰「Tengri(騰格里)」,而西藏尊
稱活佛的「達賴」,更有即是蒙古語「海洋」之稱謂的
說法,故以上二說並不值得採信。

    田炯錦<成吉思汗尊號釋義>載:「撒難薛禪謂『有
鳥鳴聲似『成吉思』,鳥集方石,於石中得玉印,印背
有龜紐盤龍形。一曰『成吉思』即『騰吉思』,言『海
』也。陳彬龢[秘史註]:太祖未起時,石上有異鳥對著
太祖叫『青吉斯』,太祖以為瑞,就取牠的音來做號。
『成吉思』譯語是『天賜』。兩者的釋義相彷彿。另外
有一蒙古人謂:太祖即位時,有孔雀飛至,振翅有聲,
似『成吉思』,故以定稱。」「成吉」音叶嘈雜、鶌鶋
(鳥名),鳥鳴聲之說蓋因此附會而來;「成吉」又音叶
「承繼」,天賜之說蓋本於此。<元秘史>云:「當初元
朝人的祖,是天生一個蒼色的狼,與一個慘白色的鹿,
相配了,同渡過騰吉思名字的水,來到斡難名字的河源
頭,產生了一個人,名叫巴塔赤罕。」則「騰吉思」乃
是水名,非水之義也。蒙古語謂「水」曰「兀孫」,音
叶淵藪、涯涘、雨水、飲水,故訓為「水」。

    <新元史>載:「先是有巫者闊闊出,蒙力克之子也
。自詭聞神語,畀帖木真以天下,其號曰『成吉思』。
群臣以札木合僭號『古兒罕』,旋敗。乃廢『古兒罕』
不稱而從闊闊出之言,尊帝為成吉思合罕。國語『成』
為氣力強固,『吉思』為多安也。」西域人悉費尼之書
載:「曾遇蒙古人知其掌故者告我,昔時有闊闊出,其
人似有前知,冬令極寒時,裸體而行,大呼於途,謂聞
天語,將畀帖木真以天下,其稱號為成吉思。」此說和
<新元史>之說正合,田炯錦以為「或新元史取材於此,
亦未可知」,拉施特也在他的集史中載:「群下共上尊
號曰『成吉思汗』,從闊闊出之請也。闊闊出,晃豁壇
氏,蒙力克額赤格之子,好言休咎,形如狂,眾稱之曰
『帖卜騰格里』,『成』為堅強之義,『吉思』為眾義
;亦猶哈剌汗乞解之稱『古兒汗』,『古兒』普也,『
古兒汗』眾汗之汗也。」「從闊闊出之請」是以上諸說
的共同說法,但對於「成吉思」的釋義又稍有出入,且
誤將「成」與「吉思」拆開解。

    洪鈞於其<元史譯文證補>中,以為:「西人曾薈萃
眾說,以考成吉思稱名之義。一曰:『成』大也,『吉
思』最大也。一曰:即天子之義。」前一說和拉施特「
眾汗之汗」的解釋大致相同。<蒙古源流>載:「特穆津
年至二十八歲,歲次己酉,於克魯倫河北郊即汗位,稱
索多博克達青吉斯汗。田炯錦按:「『索多』意為『睿
』,『博克達』意為『聖』,『青吉斯』為『成吉思』
的異譯。」撇開其稱汗的確切年代不談,茲揣測以神巫
闊闊出的身份,探究其詭聞神語的「索多‧博克達‧青
吉斯」,究竟是怎樣的含意:「索多」音叶賢達、顯達
、賢德、玄德、神通、驍騰(良馬)等;「博克達」音叶
博大、標的、撇脫(做事灑脫)、平亭(公平處理)等,故
兩者合稱「睿聖」應無問題。「古兒」音叶共有、皈依
、拱衛、廣運(東西南北)、各位、公允等,解釋作「普
」亦無問題,則「成吉思」的涵意應已呼之欲出了。

    東西洋攸關語文的困境,終須乞靈於中文。複音語
是人類語言的基本型態,多音節語由複音節語所衍生,
單音節語則是複音節語省略的結果。華語是舉世唯一的
單音語族,在其悠久的歷史當中,不獨以單音加單音又
創造了為數可觀的熟語,其原先所應用的複音詞語,也
大多數仍然保留了下來。尤其是那除了表意以外,又兼
具表音功能的漢字,五千年前的語音即使無法百分之百
的重現,也都可以使其納入一定的規範,而有相對的軌
跡可循。在我<中、英音義本相通(英語尋根)上、下冊>
及<日語尋根>、<蒙古語尋根>等單元中,已經是屢試而
屢驗。如果說蒙古語就是未簡化成單音節語前的華語,
距離事實的真象也不會相去太遠,故欲知「成吉思」的
本義為何?當求諸於中文複音詞的叶音義。

    「成吉」音叶啟疆(古天子號)、倉頡(古天子號)、
俶載(開始)、俶真(原始)、酋長、綦重(極重)、創制、
起造、冊正、承繼、前進、出征、強健、強壯、遒勁、
馳驟、鈐鍵(關鍵)、鈐記(印章)、裁決、稱職、持久、
群眾等,「思」應為尾音所衍,而有「之」的涵意。「
古兒」之稱既已為群臣所不取,則衡諸當日態勢,當以
意即「啟疆(開疆)之汗」的可能性最高,也最能切合其
開國時的新氣象。其他不乏有作「眾汗之汗」、「萬王
之王」、「強盛的共主」等解釋者,都只是想當然耳,
從當今蒙古語的叶音語中,應該還不難找出蛛絲馬跡。
強健、強壯、遒勁、馳驟、前進、出征等叶音義,作為
汗號似乎不足,卻宛如大汗一生的素描。若以「成吉思
」本應作「騰吉思」而言,「騰吉」音叶帝俊、帝摯、
帝江、帝囷、檀君、天子、丹朱、太子、屠耆、島槌、
太祖、太初、統籌、統治、當權、當局、臺階、丹墀、
陡峭、頂尖等,「太祖」固即帖木真之諡號也。除了帖
木真稱號稱「成吉思汗」以外,建立「亦勒(伊兒)汗國
的旭烈兀以「亦勒汗」為稱號是個特例,擺明了要與未
經「庫利爾臺」推舉即就位之忽必烈汗分庭抗禮,由此
可知汗號有其神聖而不可褻瀆的意義。「亦勒」音叶一
人、元戎、諭令、宇內,倒裝為牛耳、立萬、領有、領
域,突厥的土門取代柔然稱霸漠北之後,號稱「伊利可
汗」,「伊利(Il、El、Al)」音義皆同「亦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