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張其昀先生在中國教育部長任內,為了促進國人對
韓國的瞭解,計劃出版韓國現代史學家代表作韓國歷史
中文版一種,於西元1956年底經由外交路線,透過韓國
駐華大使金弘一先生向韓國文教部交涉,文教部乃選定
漢城大學李丙燾院長所著《國史大觀》,並將翻譯工作
委託韓國外語大學許宇成教授譯成中文。
    許宇成教授大學前期同學王大任先生在序文中云:
「譯者對於本書若干論點,持有極客觀的態度,這可從
本書付印以前譯者給筆者的私函裏窺見一二。來函說:
『------我又相信所有民族國家底歷史,不問其為本國
人或外國人所寫,多少總難免為著者個人,以及其所屬
民族國家之主觀成見所歪曲,乃至渲染誇張過份所影響
。』」此處隱約嗅得出譯者難掩其惴惴不安的情懷,且
看譯者序文中所坦承的:「閉門造車以及故意歪曲,乃
至誇張之唯我獨尊式底民族歷史觀,非僅阻撓該民族正
常發展,且更破壞人類共存共榮之根源。因此,在治史
方面,新的課題與新的使命,在等待著這一方面世界性
之新的努力與執行。」但又如此自我解嘲:「譯者以為
我韓今日底『民族主義』,尚未脫離掉新生底興奮,在
久為事大主義所浸漬,以及剛由帝國主義鐵蹄蹂躪中獲
得解救之如我韓,這種興奮非僅勢所難免,且自有其過
渡性之政治意義。韓史之在今日韓國,是僅被處在向著
完璧方面前進之過程中的。」譯者顯然亦沉浸在其所謂
「新生底興奮」當中,教育部花大筆鈔票何苦來哉?
    這本《韓國史大觀》付印前,負審閱之責的李迺揚
生生,也不禁要在代序文中慨然的說:「韓國本身固多
倣傚中國編年史的鉅著,但內容不無誇張和無稽之處。
」並對此書三大敝端作出批評:「(一)關於箕氏朝鮮的
的問題。------筆者認為著者的這種說法,未免本末倒
置。至於以『韓氏』代『箕氏』之說,更太牽強。----
--所謂『新舊交替』,只能認為箕氏朝鮮的定都平壤,
結束了『檀君朝鮮』的神話時代。(二)關於韓國疆域的
問題。------由歷代的史地變遷來講,該地(遼東)無論
是在昔日或在今日,其為中國版圖絕無疑義。其間雖曾
有過高句麗和渤海的短期建國,只是一時情況,中國人
才是該地的主人翁。(三)關於『間島』的問題。------
『間島』二字純係日本侵略者所捏造,地理上並無此名
詞,不幸為韓人所誤信,掀起排華狂潮。------中國的
『土門江』標音地名並無字義,絕不能解釋為『兩岸土
立如門』,而另有土門江的存在。這正像日韓語之對土
門江,標音為『豆滿江』也無字義,當然不能解釋為『
滿江大豆』,------一樣可笑。」
    此外,被李迺揚先生讚許為「立論至為新穎,見解
亦有很多高明之處」的「朝貢」問題:著者解釋中韓的
關係,認為:「韓國以往對中國的『朝貢』,實為文化
交流與公家貿易的具體表現。因為國際貿易是以物易物
為原則的,而私人關係則以物贈答。」這樣的推崇,竊
以為恐不免於「鄉愿」之譏。試問:隋煬帝之所以出兵
攻打流求國,不是因為要求流求國「進貢」,而流求國
「不從」引起的嗎?齊桓公以霸主的身份征伐楚成王,
齊相管仲對楚行人屈完所說出征的理由是:「昔周成王
封吾先君太公於齊,使召康公賜之命,辭曰:『五侯九
伯,汝世掌征伐,以夾輔周室。其地東至海、西至河、
南至穆陵、北至無棣,凡有不共王職,汝勿赦宥。』自
周室東遷,諸侯放恣,寡君奉命主盟,修復先業。爾楚
國於南荊,當歲貢包茅,以助王祭。自爾缺貢,無以縮
酒,寡人是徵。且昭王南征而不返,亦爾故也,爾其何
辭?」量一「包茅」,能值幾何?其象徵意義實遠大於
實質意義,故一但屈完答以:「周失其綱,朝貢廢缺,
天下皆然,豈惟南荊?雖然,包茅不入,寡君知罪矣。
敢不共給?以承君命!若夫昭王不返,惟膠舟之故,君
其問諸水濱,寡君不敢任咎,完將復於寡君。」管仲的
原意雖擬以大義責之,使其不戰而降,屈完這一番美妙
的外交辭令,卻令管仲達不到以口舌屈人的原始目的。
此次齊桓耀兵於楚,終於在楚王心不甘情不願的首肯入
貢周室一車「菁茅」之下和平收場。稱王至成王已三世
的楚國,向同樣稱王的周室朝貢,對楚國來說當然是一
大屈辱,若欲洗刷這個恥辱,在古代卻唯有戰爭一途,
利敝得失如何?謀國者自然懂得詳加斟酌。韓國的學者
既不諱言其國歷代均對中國抱持「事大主義」,豈不知
「朝貢」正是「事大」的具體表現呢?
    彼邦文教部所推介的學者其見識如此,則其國內其
餘的學者可見一般。試看南韓前大統領朴正熙先生在其
所著的《民族的潛力》第一章裏怎麼說:「我國是位於
東北亞角落裏的一個半島國家,由於北方民族把此地作
為進出海上的據點,而海洋國家則企圖作為侵略大陸的
跳板,因此我們不斷地遭受周圍國家的侵略。在過去二
千多年間,小規模的侵略姑且不計,單是大規模的侵略
就有九次之多。第一次侵入者為漢朝,繼續了幾百年;
其後隋朝一次、唐朝二次,故漢族四次,契丹一次,元
朝一次,日本二次,滿清一次。」相信這些話竟然出自
該國的領導人嗎?當我們一廂情願的對於與我們「同文
同種」的「兄弟之邦」寄予無限關懷之時,可曾想像到
在他們心目中的我們竟然是侵略者呢?歷史的真象到底
如何?扭曲歷史真象的是哪一方呢?
    韓國的歷史有兩大特徵──第一:韓國雖然歷史悠
久,但開國者並非韓族而是漢族。第二:今日韓國疆域
雖只限於朝鮮半島,但古朝鮮卻開基在中國大陸的遼東
。對於中、韓二國人士而言,這是很重要的一個認知。
如果不瞭解,甚或由當政者故意曲解這一段史實,既然
出發點就已經出現了偏差,當然是愈往後愈難矯正,雙
方的觀點既有差異,整個的看法難免就要有所不同。找
出問題的癥結之所在,避免主觀的意識作祟,正是研究
歷史的旨趣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泰國以為他們
的祖先來自洞庭湖一帶,所以湖南、廣西、貴州、雲南
都是他們「誓必收回」的「固有領土」;同一個時期的
土耳其說他們的祖先來自中亞,因此要在新疆省成立其
所謂的「東土耳其斯坦」------。如果他們不是對歷史
斷章取義,就是根本沒有熟讀歷史。王充《論衡‧謝短
篇》說:「知古不知今,謂之陸沉;知今不知古,謂之
盲瞽。」舉世紛紛擾擾,常肇因於不明古今,故「振聾
醒瞶」讓人類免於沉淪,是史學家的天職。
    周武王滅殷後(西元前1122年),封箕子於朝鮮而不
臣,事見《史記‧宋微子世家》。殷後裔的孔子稱:「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殷有三仁焉。」
微子啟是殷紂王的庶兄,比干與箕子都是紂王的諸父,
殷的末代帝王商紂暴虐無道,微子選擇離去,箕子佯狂
為奴,比干以極諫而被誅。傅斯年《夷夏東西說》謂:
「紂歿後,殷人以亡國之餘,猶得憑箕子以保朝鮮,朝
鮮如不早在其統治之內,甚難以亡國餘燼,遠建海邦。
然則,箕子之東只是退保遼水之外,從先王居而已,猶
之金亡後猶在混同江邊保其女真族,元亡後猶在漠南北
保其蒙古族。」證之以後世「尚白」的傳統、祖先以吞
鳥卵而生等傳說,無不在我國東北方,這也正是商人的
特徵,故丁山《由三代都邑論其民族文化》云:「吾固
疑殷本燕亳山戎之類,我中國東北民族也。」箕子退保
朝鮮,本不待周武王之封,是無可懷疑的史實。
    《詩‧商頌》曰:「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距商
都最近之海為渤海,最近的海外為遼東半島或朝鮮西北
境。相土為商代甚早之先王,在契之後、湯之前,並在
王恒、王亥之前,以如此早之一代竟能戡定海外,則其
根據地必去渤海不遠。《左傳‧昭公九年》周天子使詹
桓伯辭於晉曰:「------蒲姑商奄,吾東土也;------
肅慎燕亳,吾北土也。」肅慎、朝鮮實一音之轉,司馬
相如《上林賦》謂齊:「斜與肅慎為鄰。」西漢齊國之
斜界正為朝鮮。北韓靠近鴨綠江邊的楚山(Chosen)、昌
城(Chang song),遼寧省的錦西、千山、松樹、長興島
、長山列島,河北省的井陘、徐水及戰國時期的中山國
,山東省的嘉祥、金鄉、長山、棲霞、泗水等都是朝鮮
或肅慎的叶音。箕子所建古朝鮮的疆域,因其政治中心
的移轉,而有極大的變化。開國初期,其政治中心在遼
河流域,所轄範圍大致上北邊奄有今日的遼寧省、安東
省和吉林省的大部份,南邊則到朝鮮半島的大同江北岸
    朝鮮半島最古的古都是平壤,這個接近遼東半島的
北韓西海岸地方,上陸可耕、入海可漁,所以箕氏朝鮮
隨後就定都於此。古朝鮮國的政治中心自從移轉到大同
江流域後,就逐漸把勢力伸展到漢江北岸,漢江以南雖
然在西元前一千多年以前就有大陸人移住了,但並未受
到箕氏的統治。箕氏朝鮮政治中心既然轉移,從前所開
拓的遼東地方便因游牧民族的入侵而逐漸荒廢了,游牧
民族阻礙了半島和大陸的交通,因此平壤和洛邑間的聯
絡也就為之截斷,所以關於箕氏朝鮮定都於平壤後的一
段歷史,也就無法盡知其詳了。
    《史記‧蘇秦列傳》載:「------(蘇秦)去遊燕,
------說燕文侯曰:燕東有朝鮮、遼東,北有林胡、樓
煩,西有雲中、九原,南有沱、易水。------」此處
先提朝鮮次及遼東,也許最初朝鮮本在遼西,後雖東遷
而不改國號。周赧王在位年間(西元前311年~279年),
燕昭王之將秦開擊走東胡,開闢東北,始置遼東、遼西
二郡,並築長城、障塞,內地人士移殖該地的亦日多。
箕氏朝鮮經過了九百多年的太平歲月,終為燕人衛滿所
篡,《史記‧朝鮮列傳》載:「朝鮮王滿者,故燕人也
。自始全燕時,嘗略屬真番、朝鮮,為置吏、築障塞。
秦滅燕,屬遼東外徼。漢興,為其遠難守,復修遼東故
塞至浿水為界,屬燕。燕王盧綰反,入匈奴;滿亡命,
聚黨千餘人,魋結蠻夷服而東走出塞,渡浿水,居秦故
空地上下鄣,稍役屬真番、朝鮮蠻夷,及故燕、齊亡命
者,王之,都王險。------」燕國全盛時,已伸展其勢
力至真番、朝鮮,此處先提真番次及朝鮮,關於真番之
所在有二說:甲說在今平安北道與咸鏡南道之間;乙說
在今漢江以南,梁嘉彬先生主張以甲說為是;漢江以南
者蓋誤以辰韓擬作真番。《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初并
天下條云:「------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
字。地東至海,暨朝鮮(正義引[括地志]云:高麗治平
壤城,本漢樂浪郡王險城,即古朝鮮也。),------北
據河為塞,並陰山至遼東。」秦統一天下,接收了燕的
勢力,過浿水有秦故空地上下鄣。
    按:<史記>但言燕王喜徙居遼東,而<東周列國志>
謂太子丹親自斷後,護送燕王東行,退保遼東,都「平
壤」。及王賁攻燕王於遼東,又云「王賁兵渡『鴨綠江
』,圍『平壤城』,破之。」不知何所據?此事關係至
鉅,蓋若<東周列國志>之言可信,則箕氏朝鮮不待衛滿
篡奪,早於此時亡於燕矣!<史記‧朝鮮列傳>謂:「自
始全燕時,嘗略屬真番、朝鮮,為置吏、築障塞。秦滅
燕,屬遼東外徼。漢興,為其遠難守,復修遼東故塞至
浿水為界,屬燕。」朝鮮早已為燕屬之附庸,故秦時屬
遼東外徼,流亡之燕王若徙都於此實亦順理成章。漢時
浿水似即今之清川江,遼東之範圍涵蓋及於浿水,細玩
其「遠難守」、「修故塞」一節,又似有「退守」的意
味?!燕雖役屬朝鮮,但似未滅其國?或者箕氏朝鮮於
秦末天下擾攘之際又悄悄復國?今可斷言者,朝鮮起初
猶如真番,原不過如郡縣般的一個小國,後世始發展成
半島的統稱。燕既擴張其勢力至於遼東,朝鮮受其逼迫
乃向大同江流域遷徙而以平壤為都也。
    《史記‧太史公自序》中有云:「燕(太子)丹散亂
遼間,(衛)滿收其亡民,厥聚海東,以集真番,葆塞為
外臣。」《前漢書‧朝鮮列傳》載:「------(漢)天下
初定,遼東太守即約滿為外臣,------上許之。以故滿
得以兵威財物,侵降其旁小邑,真番、臨屯皆來服屬,
方數千里。傳子至孫右渠,所誘漢亡人滋多,又未嘗入
見。真番、辰國欲上書見天子,又雍關弗通。元封二年
,------天子(漢武帝)募罪人擊朝鮮,其秋遣樓船將軍
楊僕從齊浮勃海,兵五萬,左將軍荀彘出遼東,------
元封三年,------遂定朝鮮為真番、臨屯、樂浪、玄菟
四郡。」箕子朝鮮傳國四十餘世,至箕準為燕亡人衛滿
所擊破,箕準乃將其餘眾數千人走入海,攻馬韓,破之
,自立為馬韓王。準後滅絕,馬韓人復自立。衛氏朝鮮
計三代八十餘年而滅(西元前一○八年)。
    箕氏朝鮮載在史冊,其史實昭昭既不容否認,李丙
燾基於其狹隘自大的民族歷史觀,竟謂:「根據筆者的
研究,所謂箕子朝鮮,實為土著朝鮮人阿斯達社會之新
統治氏族,欲以此來代替舊統治氏族,且其統治氏族並
非箕氏,而為韓氏。關於新舊統治氏族之交替年代,雖
無從稽考,------新的主人翁並仿照中國,創氏而為韓
(『韓』之韓音為 Han,其義為『大』,這與渤海王室
之為『大』氏,同其意義。)。且將阿斯達依漢譯而成
朝鮮,這種解釋似為合理,故筆者將箕子朝鮮稱為韓氏
朝鮮。韓氏朝鮮的最盛時期,相當於中國戰國時代,其
領域以大同江流域為根據,西向擴至遼東地區,即今之
遼河流域。」朝鮮又或作肅慎、息慎、稷慎,本是一音
的異譯,李先生竟強作解人,謂「達(Ta)」即「地」,
「阿斯(Asa)」即韓語「早晨」之古語,「阿斯達」即
是「朝陽」之地,也就是「東表日出之地」。箕子朝鮮
自西徂東,李先生為了自圓其本土文化發生說,竟歪曲
史實說其以大同江流域為根據,由東向西擴展。箕準攻
馬韓,破之,自立為馬韓王,《後漢書》誤作「自立為
韓王」,此蓋誤以「韓」為種屬,其實辰韓、馬韓、弁
辰皆屬音譯,「三韓」本是相沿已久的不當稱謂。
    抑有甚者,就如同每一代的清帝都被說成是漢人的
後裔一般,李先生居然把衛滿也說成是朝鮮的土著,並
盛讚其以弱小的勢力,「竟能抵抗強大的漢軍達一年之
久,並屢予漢軍鋒銳以嚴重的挫折」,認為這是因為「
其民族意識堅強」有以致之:「關於衛滿,史記載為燕
人,並說當其始入朝鮮時『魋結蠻夷服』,就是結朝鮮
的髮式、穿朝鮮的服裝。又據魏略說,初準王信任滿之
為人,以西方百里(國境地區)之地封之,且浿水(今之
清川江)以北之燕屬(遼東郡)原為韓氏朝鮮舊疆,綜合
這些事實,認為滿並非外族系統,而實為燕領內土著朝
鮮人的子孫,應是更妥善的看法。非僅如此,滿將準王
驅走,自立為王以後,國號仍稱朝鮮,由此亦可知其非
純粹的外族(燕人)。------衛滿聲勢壯大之後,又侵略
其周圍的真番、臨屯等小國,使其疆域擴大至數千里,
而且企圖團結各種族社會,乘機進入遼東地區,回復朝
鮮原有的領域,而掌握橫跨韓滿全土的政治、經濟上的
霸權。這在漢文帝初期,漢朝已窺知其內心,而發起征
伐之議,以及其後朝鮮對漢態度的轉變,也可推察出來
了。」《前漢書‧陸賈傳》描述南越武帝趙佗接見漢使
陸賈時「魋結箕踞」,難道僅憑這點,就足以否定趙佗
「祖先廬墓在真定」的事實嗎?只因為要把漢朝定位為
侵略者,於是不惜把箕子、衛滿都入韓國籍,於是口口
聲聲念念不忘要「回復朝鮮原有的領域」,這不僅僅是
製造民族仇恨,簡直就是自取亡國之道。若非衛右渠先
「趁機試圖不逞」,漢朝的征伐就必定會來嗎?
    一旦戴上了有色眼鏡,很多東西看起來就走樣了!
在漢朝而言,征伐朝鮮不過是收復秦朝的故土,更何況
還發生了鴨綠江方面的濊貊君長南閭叛離衛氏,舉廿八
萬口歸附遼東之事。衛滿對漢的政策是不使遼東郡外的
東夷侵犯漢境,以及不阻撓東夷君長與漢結好,在這種
條件之下,竟獲得漢室不少的兵力與財物。衛右渠卻反
其道而行,極力收容所有漢朝流亡之徒,並阻撓漢與其
南部辰韓間的交通。這些情形李先生都知之甚稔,卻為
甚麼要編出「當時的漢人,對東土的經濟利益久想染指
(尤其木材、鐵、魚鹽等),不時尋求進攻的機會。」這
種信口開河的臆想之說。李先生又說:「漢帝國之治理
朝鮮,其目的在於獨佔東方經濟利益。」這是把漢朝和
近代西方帝國主義的殖民政策劃上等號,扭曲事實太甚
,要知道漢朝果真如近世歐洲的侵略者一般,韓國恐怕
就永難翻身了,又為甚麼會放過南部三韓呢?
    所謂「三韓」,指的是馬韓、辰韓、弁辰等,其中
弁辰或稱弁韓,故合稱三韓。《後漢書‧東夷傳》韓條
曰:「韓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辨辰。馬
韓在西,有五十四國,其北與樂浪、南與倭接;辰韓在
東,十有二國,其北與濊貊接;辨辰在辰韓之南,亦十
有二國,其南亦與倭接,凡七十八國,伯濟(百濟)是其
一國焉。大者萬餘戶,小者數千家,各在山海間,地合
方四千餘里,東西以海為限,皆古之辰國也。馬韓最大
,共立其種為辰王,都目支國(三國志作月支國),盡王
三韓之地,其諸國王先皆是馬韓種人焉。------其南界
近倭,亦有文身者。辰韓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
適韓國,馬韓割東界地與之。------辨辰與辰韓雜居,
城郭衣服皆同,言語風俗有異,其人形皆長大美髮,衣
服潔清,而刑法嚴峻,其國近倭,故頗有文身者。----
--靈帝末,韓、濊並盛,州縣不能制,百姓苦亂,多流
入韓者。」「辨辰」即是「弁辰」的異譯,李先生望文
生義,竟強作解人云:「------曾因戴用特別冠帽,又
使中國人稱為『弁辰』,意即為『戴弁辰之人』。」其
諸國王先皆是馬韓人,顯示馬韓在較早以前是這七十八
國的支配者,是以有三韓之稱。
    「馬韓」又或作「慕韓」,見《宋書‧倭國傳》;
「辰韓」又音叶「滄海」、「真番」,西元前一二八年
,鴨綠江方面的濊貊,舉廿八萬口的居民歸附遼東,漢
武帝即遣人開闢通濊貊的道路,並於該地設置滄海郡。
《三國志‧魏志》東夷傳韓條云:「辰韓者,古之辰國
也。------辰韓在馬韓之東,其耆老傳世自言:古之亡
人避秦役,來適韓國,馬韓割其東界地與之,有城柵,
其言語不與馬韓同,名國為邦、弓為弧、賊為寇、行酒
為行觴、相呼皆為徒,有似秦人,非但燕齊之名物也。
名樂浪人為阿殘,東方人名我為阿,謂樂浪本其殘餘人
,今有名之為秦韓者。始有六國,稍分為十二國。」與
其謂「辰韓者古之辰國」,倒不如說「辰國者辰韓之省
稱」,馬韓之霸業當即是取辰韓而代之,故又有諸韓皆
古之辰國,及共立馬韓為辰王的說法。
    《山海經‧海內北經》云:「蓋國在鉅燕南倭北,
倭屬燕。」這句話的前半段相當費解,李先生對活生生
的馬韓、辰韓、弁辰故意視而不見,硬是把此「蓋國」
和馬韓混為一談,認為馬韓即是「蓋馬韓」的簡稱,又
以為「蓋馬(Koma)」即是韓語「濊貊(Houeimai)」的讀
音,而在其同一章同一節的前一段剛說完「濊貊」韓語
讀如「Yeh-maik」,豈能這麼隨心所欲,愛怎麼唸就怎
麼唸?「濊」亦作「穢」,《逸周書‧王會篇》有:「
穢人前兒。」孔晁註:「穢,東夷別種。」《晉書》音
義:「濊與穢同。」《山海經‧大荒東經》:「有蒍國
黍食。」郝懿行箋疏:「蒍國,蓋即濊貊也。」蒍、蓋
形近,所謂的「蓋國」殆即「蒍國」傳抄筆誤之訛!靺
鞨、馬韓、閩侯皆濊貊之倒裝,濊貊又音轉為汪芒、愛
門,閩越、莫傜為其倒裝。辰韓諸小邑各有渠帥,大者
名臣智,次有儉則,次有樊秪,次有殺奚,次有邑借,
這些官名均為音譯,縱然如李先生所說「臣智」又得譯
為「秦支」,但何以作為國號時就漏掉一音?
    《三國志‧魏志》東夷傳韓條引魏略云:「魏略曰
:初,右渠未被時,朝鮮相歷谿唧以諫右渠,不用,東
之辰國,時民隨出居者二千餘戶,亦與朝鮮、真蕃不相
往來。至王莽地皇時,廉斯為辰韓右渠帥,聞樂浪土
地美、人民饒樂,亡,欲來降。出其邑落,見田中驅雀
男子一人,其語非韓人,問之,男子曰:『我等漢人,
名戶來,我等輩千五百人,伐材木,為韓所擊得,皆斷
髮為奴,積三年矣。』------」其語是否韓人一聽而知
,豈能憑辰韓人少數言語「有似秦人」,就捕風捉影,
妄信其耆老之言?這就跟誤以句吳為泰伯之後、誤以閩
越及南越皆於越之後、誤以甌駱人的祖先來自河洛、誤
以客家人為南下作客的漢人等一樣的可笑!李丙燾說:
「漢的殖民政策,包括將漢之言語、文學、風俗等,努
力推廣於土著人民中。」這句話絕非事實,因為中國人
的天性在這些方面最是順其自然,也正因為如此,涵化
中原文明較深的南越(廣東),已註定永為大中華民族圈
中的一員,涵化沒那麼深的越南則如同韓國般,追求其
民族的自主。漢朝要真有這麼積極的推動,中韓早就融
為不可分的一體了!其實融合與否,與國力之強弱有莫
大的關係,此可由蒙、回、藏的向背而知。
    馬韓諸國中的「伯濟」國就是「百濟」的前身;辰
韓諸國中的「斯盧」國即是後來的「新羅」;弁辰諸國
中的「狗邪」國、「樂奴」國,分別就是日後的「加羅
」與「任那」。西漢末葉,新羅、高句麗、百濟紛紛建
國,西晉愍帝建興元年(西元三一三年),高句麗美川王
兼併樂浪、帶方二郡地,中國的勢力至此完全退出朝鮮
半島。高句麗(後漢書作驪)也稱為句麗,《後漢書》所
記則為兩事,所以分傳:「高句驪在遼東之東千里,南
與朝鮮、濊貊,東與沃沮,北與夫餘接,地方二千里。
------東夷相傳,以為夫餘別種,------有消奴部、絕
奴部、順奴部、灌奴部、桂婁部,本消奴部為王,稍微
弱,後桂婁部代之。------武帝滅朝鮮,以高句驪為縣
,使屬玄菟。------其人性凶急,有氣力,皆戰鬥,好
寇鈔。沃沮、東濊皆屬焉。」、「句驪,一名貊耳,有
別種依小水為居,因名曰小水貊。」高句麗出自小水貊
中的(佟佳江流域)「卒本」部落,在鴨綠江流域另有大
水貊諸部落,此「水貊」似即「粟末」的音訛。
    對於高句麗由強盛終於走向敗亡,李丙燾致予莫大
的惋惜云:「在較統一的新羅時代,雖曾將北境多少向
外伸展,唯仍被限制於半島範圍以內,如果高句麗能早
日制服羅、濟二國,先完成三國統一,則韓國歷史或將
走向相反的路程亦未可知。」、「高句麗的滅亡,給韓
國帶來如何的命運,由其後的歷史得以領會之。未幾雖
因渤海的新興,得收復滿洲東部與北部的疆域,但最重
要的滿洲西南部卻為唐所領有,尤其渤海被契丹所滅以
後,滿洲地方只有一任外族的進出和興替而已。」其實
由河北平原經遼西走廊、遼河平原至北韓的大同江流域
一帶,早就是漢族農民的墾殖區,只可惜中國歷代的國
力消耗於其他三方邊疆安寧的維護,即使在東北最強勢
的元明清三朝,也沒能予東北以最澈底的開發,尤其大
東北的輕易棄守,更是禍延後世。韓國既已定型為一個
半島國家,作為中國的外藩其史觀是否該正確定位呢?
    李士英先生《中韓兩國需要長期合作》一文中說:
「誰都不能否認,中韓兩大民族本來就是一家人,有深
厚的血統關係。中國人與韓國人從膚色、相貌上是很難
辨別的,在姓氏、生活方式、風俗、習慣、道德、宗教
信仰各方面,也大同小異。差別較大的,是兩國的語言
和文字,------事實上,中國人同中國人的相異之處,
比中國人同韓國人還要大一些。」韓日兩國的語言屬於
烏拉阿爾泰語系,保留了多量漢語未單音化前的複音型
態。韓日二語都吸收了大量的漢語詞彙,也都分別在其
標音符號之外參用漢字,以單音語彙而言,韓語多於日
語,如今日文中的漢字仍約兩千個左右,韓文卻由於其
狹隘的民族自尊心的作祟,全面採用明英宗正統十一年
(西元1446年)李朝鄭麟趾、申叔舟等仿蒙古文字製成的
「諺文」,漢字是幾乎要在韓國絕跡了。與日本比起來
可說是未見高明,蓋諺文與乎平假名、片假名均只標音
而不具表意功能,對於其古老文化的傳承是很不利的。
    李丙燾以為韓國民族的主體便是「濊貊」,李迺揚
則以為構成韓族骨幹的是「夫餘」族,如果能夠有一份
全韓郡名或郡治的資料,拿來作一份叶音統計表,答案
自然就浮現了。令人洩氣的是跑遍了各大書局,竟然就
是找不到一份即使是簡略的北韓地圖,很難教人相信前
清政府的顢頇,在今日的臺灣竟無絲毫長進。八王之亂
引起五胡亂華,導致朝鮮脫離了中華的懷抱;唐末黃巢
之亂、五代十國的分裂,這次又跑掉了一個越南;清末
內憂外患接踵而來,四境的藩籬盡撤;民國肇造之初,
軍閥混戰不休,日俄兩寇對我的侵逼更甚以往,俄寇第
五縱隊扶持的共產黨到處搧風點火,接著又是持續八年
的對日抗戰,搞得全國民不聊生、哀鴻遍野,於是由於
美國的落井下石,被迫丟掉了外蒙古,轉瞬間大陸河山
變色,韓國慘遭攔腰切成兩截!現在臺獨的氣燄甚囂塵
上,無視於與大陸那血濃於水的臍帶關係,除了國運不
濟外,不也是有太多人不明歷史之故嗎?
    按:趕在出書前,先後完成了<南韓郡名叶音表>與
<三韓諸國國名叶音表>的統計,並寫成了<朝鮮半島郡
名叶音探索>一文。由三韓諸國國名與南韓郡名之叶音
統計的結果顯示:(一)在三韓諸國中十分活躍之「女」
字頭、「龍」字尾」的叶音,在南韓郡名中居然連上榜
的機會都沒有,以人類文明演進的程序而言,這些叶音
代表的乃是具較老資格的族群。至三韓之世,這些國名
仍然存在,顯示其與後到的族群能夠和平相處,但是在
文化水平方面,卻落後給後來的族群,是以其都邑未能
如後到者般,發展成雄視一方的通都大邑。(二)在三韓
諸國中勝出的蒼舒、有熊、彭戲、廣信等組叶音,在南
韓郡名中也都居於多數,這是忠實而合理的反映,也證
實了<後漢書‧地理志>記載的高可信度。(三)南韓郡名
的統計結果拿來跟<中國各省縣名叶音表>對比,很難不
給人予「小中華一個」的鮮明印象,其前十名除「古宗
」外,悉數都可見於中國的前三十名中,而在中國高居
第一的「有熊」,固猶稱霸於南韓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 潛龍 的頭像
    黃 潛龍

    中外史地大翻案

    黃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