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日國語日報的<書和人>版,登出了一篇由
大陸學者陳明先生所投稿的「姒氏子孫堅守大禹陵」,
拜讀之後著實驚訝不已!我國知名學者錢穆先生當年在
第十期<燕京學報>所發表的「周初地理考」,早已指出
(一)古史地名皆由民族遷徙,遞移遞遠,如山西、山東皆
有歷山,皆為舜跡,即其例。(二)禹會會稽,非浙江紹興,
以<呂覽>九山、九塞為說。等矣!怎麼至今還有禹陵在
浙江紹興之說呢?錢穆這篇文章發表至今已超過五十年,
大陸的史學界在上古史方面竟還停滯不前嗎?
    河北省東北方靠渤海岸邊有「碣石」,廣東省東方
的南海岸邊也有個「碣石」;趙地有「番吾」,見<戰國
策>,廣東的「番禺」亦或作「番吾」;江蘇的高郵東北
有「興化」,福建的莆田也俗名「興化」;四川有「峨嵋
山」,然閩之歸化、泰寧,粵之太平,豫之郟縣等,也都有
「峨嵋山」,其他地名諸如「白沙」、「白馬」等,更是
全國各省所在多有,所以因地名的偶然一致,即如蘇東坡
<赤壁賦>般,於三國「赤壁之戰」的確實地點鬧了雙胞,
對於史實真象的探尋是極其不利的。
    夏、商以至西周,中國的歷史舞臺僅限於黃土高原
、黃淮平原兩大地理區,長江中下游至近代猶被視同天
塹,上古時候豈是那麼容易渡過?吳、越的登上中國歷史
舞臺,在歷史上已遲至春秋、戰國之交,被認為是夏王朝
創始人的禹,其足跡怎麼可能遠抵浙江呢?根據史籍上的
記載,當吳、越兩國初為中國人所知之時,猶存有「文身
斷髮」之俗,這個地域如果跟禹的關係真有那麼密切,為
何史書上從來就沒有提到過夏朝的子民也有同樣的習俗
呢?與「流沙西吳」相對的「東吳」本在晉南,後世張冠
李戴成遠在江蘇的句吳,都同樣的荒唐!
    浙江之所以被跟禹扯上關係,應該與大越、會稽、
餘杭、上虞這幾個名稱有關。<越絕書>云:「禹救水到
大越,上茅山大會計,更名茅山曰會稽。」<吳越春秋>則
謂:「禹周行天下,還歸大越,登茅山以朝四方群臣,遂更
名茅山曰會稽之山。」其實浙江的越全名為於越,猶如
其相鄰的吳全名為句吳或攻吳,原本乃是音譯,故於越有
別於大越、閩越。<水經注>曰:「會稽之山右防山也,亦
謂之為茅山,又曰棟山。」此防山本近於安邑鳴條之山;
古音大禹、大陽、大夏、大越一音之轉,晉南實維大夏
之墟也!且禹見於古籍,有大禹、帝禹、神禹、夏禹、伯
禹、鯀禹、戎文禹等不同稱謂,傳說其為夏后啟之父,蓋
導源於夏禹這一組音,而夏禹叶音的上虞,則因倒裝音叶
虞舜、堯舜,而附會之於帝舜、大舜也!<字彙補>:「禹
航,地名,今餘杭。」傳說望文生義,遂謂大禹治水功成,
遺航在此。「大禹」又音叶「杜宇」,倒裝為「望帝」,
古蜀國亦有類似的治水傳說,禹的傳說可能彙集眾多的
傳說而成,各個不同的稱謂都可能是部族名。
    李宗侗先生<中國古代社會史>裏有一段話講得好:
「考證家每謂地由水得名,但水名又何自來?這不過將解
釋的困難退後,而非得到確切的解釋。其實,地、水、山
的得名,皆由於圖騰團的定居其地。」故地名不必望文
生義,強作解人。古地名、山名、水名常即是部族名,如
漢初的閩越建都於福建的武夷山麓,故閩北方言「武夷
」音近「閩越」;又如漢初有東甌駱建都於浙江的溫州,
故溫州舊名「溫陵」,附近有同為「甌駱」叶音的「溫
嶺」,又有其省音的「甌江」。地名非必定能求出命義,
若錢塘、義烏、洪桐、邯鄲、即墨、琅琊等,皆有解乎?
<通志‧氏族略>:「葛嬰之後居諸縣,謂之諸葛。」其實
浙江就有個地名叫諸葛,浙江又有個諸暨,兩者音讀的差
別實極其有限,故諸葛、詹葛、諸暨皆為複姓。不僅此
也,<水經>:「漸江即浙江也。」章貢、井崗、劍閣、錦
官、秭歸、牂牁、柘皋、諸葛、詹葛、諸暨、漸江、浙
江等本一音之轉,箇舊、古宗、會(ㄎㄨㄞ\)稽、括蒼、
貴竹(貴州)、客家(族名)等是其倒裝,「浙者折也,蓋取
其潮出海曲折而倒流也。」─此說即屬附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