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此刻所說的中亞五國,就是昔日的俄屬中亞細亞,
西元1990年蘇聯解體之後,這五國也同時脫離魔掌,紛
紛獨立建國。提到中亞五國,國人應該感到慚愧,直到
今日知道這五國存在的人依然寥寥可數,知道中亞細亞
與西伯利亞大部份土地本為我國之領土,清朝時為帝俄
所侵佔者,那就更少了!國人這種對國家疆土漠不關心
的態度不早日袪除,國家就很難有甚麼指望。中國恢復
富強之日,這五國要重回祖國懷抱也好,繼續保持獨立
也罷,至少中國四方的大患少了一方,西域被奪的危機
暫時是解除了,然而我國先前的失地呢?
    中亞五國分別是:(一)面積二七○萬方公里,人口
一五○○萬的哈薩克[KAZAHK](二)面積四八萬方公里,
人口四八○萬的土庫曼[TURKMEN](三)面積四四萬方公
里,人口一六○○萬的烏茲別克[UZBEK](四)面積二○
萬方公里,人口三六○萬的吉爾吉斯[KIRGHIZ](五)面
積十四萬方公里,人口四一○萬的塔吉克[TADZHIK]等
五個共和國。如今哈薩克台地以北的大片草原猶稱為吉
爾吉斯草原,明末游牧於中亞北部的吉利吉思部,如今
竟侷限於天山一隅,變化之大可想而知。
    土庫曼、塔吉克、烏茲別克等三國是帝俄被蘇聯取
代以後才成立的所謂加盟共和國。土庫曼即突厥(TURK)
人之意,由於唐代突厥帝國的強盛,及日後塞爾柱突厥
的稱雄於小亞細亞、鄂圖曼突厥的威震東南歐,今中亞
五國的族群除塔吉克屬雅利安人種的伊蘭系以外,大部
份都被概括的歸屬為突厥族,其實初次踏上歷史舞台的
突厥不過是金山下為柔然鐵工的五百家,其首領姓阿史
那氏,本為北涼匈奴沮渠氏屬下的一小部落,其後盡降
鐵勒五萬餘落,更進而擊滅柔然、東走契丹、西破噠
、北併契骨,乃成為一東起遼東、西至西海、南接長城
、北臨北海的游牧大帝國。突厥首領姓阿史那氏,而「
阿史那」音叶「烏孫」;突厥建牙帳於都軍山,或謂其
上古時居於西伯利亞之通古斯河畔,嗣後漸徙而南,居
貝加爾湖濱,而後再徙居金山;往東遷徙的一支即秦末
漢初的東胡,「通古(Tungu)」、「都軍(Tukan)」均音
叶「突厥(TURK)」,其後裔即今之東干。
    史載鐵勒諸部轄同羅(Tongra)、僕骨(Buku)、拔野
古(Baikal)、多覽葛(Telengut)、骨利幹(Kulikan)、
回紇(Uigur)、薛延陀(Seyenda)、斛薛(Ghuser)、契毖
羽(Kibir)、都播(Toba)、阿跌(Adir)、思結(Sekir)、
奚結(Ghei-kir)、覆羅布(Furopu)、白霫(Bisuut)、渾
(Khuman)等部,鐵勒即同羅而漢時之丁零也;骨利幹蓋
浩罕(Kokand)之前身也;斛薛殆即後之哈薩克或哥薩克
(Kazak)而九姓回紇中的葛薩、大月氏五部翕侯中之貴
霜、瓜分欽察汗國之喀山也;回紇或回鶻蓋即漢時的呼
揭或烏揭,今之維吾爾與裕固,在東方者為俞(Ugai)
與汪古;契骨或結骨即漢時堅昆、唐時黠戛斯、元時乞
兒吉思,今之吉爾吉斯;多覽葛殆即突厥之族也。
    元自太祖以來,歷朝英主相繼經略西域,本區大部
份即為察合台汗國的領域,除了窩闊台汗國沒多久即為
察合台汗國所滅以外,其餘的欽察汗國、伊兒汗國也都
與本區有很密切的關係。察合台汗國和伊兒汗國後來都
亡於帖木兒帝國,但是這個帝國並不能保持長久的統一
。帖木兒死後內亂相踵,數年後沙阿魯得勝,佔領伊朗
之地;其子威魯伯封於烏滸水北;其兄米蘭沙統治別魯
亞以西。其後土酋紛起,中亞又亂,直到明朝弘治十三
(西元1507)年,為月即別汗後裔錫巴尼汗所併吞。十四
世紀的欽察汗國月即別(Uzbeg)、札尼別(Janbeg)二汗
並起,國勢甚盛,爾後叛弒殘殺相尋,互爭欽察汗位,
脫脫迷失得帖木兒之助登位,復以背叛帖木兒而被攻殺
,帖木兒軍撤退後,欽察汗權威大衰。
    錫巴尼汗定都布哈拉,是為布哈拉(Bukhara)汗國
開國的源起。浩罕(Kokand)本屬於布哈拉之版圖,十八
世紀初葉,察合台之遠孫夏爾庫乘布哈拉汗國衰微,遂
獨立自稱浩罕汗。今烏茲別克人自稱為元後裔帖木兒之
子孫,在南俄的蒙古汗國崩潰之際,在北部草原上的昔
班汗國漸成俄羅斯東侵的對象,這個國家是由拔都之弟
昔班的封地演變而來的。其勢力範圍西起烏拉山,東至
伊兒的石河,與衛拉特及察合台汗國相接壤,十四世紀
時已然有人稱之為烏茲別克汗國,浩罕汗國也是這烏茲
別克汗系統的一支脈所建立的。西元1512年昔班朝一支
系的伊兒巴爾斯支配了花剌子模的故地,其後裔以基華
(Khiva)為首都,故以基華汗國稱其國。
    察合台汗國的封地包括巴爾喀什湖、伊犁河流域、
塔里木河流域,西至阿姆河,南至印底斯河上游之間的
廣大地區。窩闊台汗國的封地包括巴爾喀什湖以東、塔
爾巴哈台山地、伊兒的石河、烏倫古河流域。在哥伯克
汗之後,察合台汗國分裂為東西兩部,東察合台汗國包
括現在新疆地區,西察合台汗國則以其餘的中亞地區為
其領地。其後時合時分,帖木兒帝國覆亡時北疆已為衛
拉特、畏吾兒所分佔,察合台汗都哇的後裔佔據喀什噶
爾統治南疆,故稱喀什噶爾汗國。十六世紀末葉,汗之
權威大衰,回教高僧代掌政權,高僧稱和卓(Khoja),
其後和卓派系分立互相爭權,至十七世紀末,又受衛拉
特之噶爾丹所統制,而成為準噶爾之藩屬。
    清朝乾隆二十年(西元1755年)平準噶爾,二十二年
置伊犁將軍,二十五年平大小和卓,至二十七年天山南
路始全部平服。準部剿平,阿睦爾撒納奔哈薩克左部,
誘煽其汗阿布賚合兵拒戰,明年將軍兆惠、富德等復以
兵深入西追,其汗請降,右部二部亦相繼納款,為中國
藩屬,道光二十年(西元1840年)淪於俄。吉爾吉斯舊稱
柯爾克茲,俗稱黑墨孜,即唐時之黠戛斯,原居貝加爾
湖之西,為蒙古人所逐而次第西遷,準噶爾盛時又被逐
至錫爾河下游與烏拉河之間。布魯特為唐時大小勃律,
分東西兩部,乾隆二十三年追回黨,東部降,二十四年
追至西部,其酋阿濟華亦率眾降,設頭目,為中國屬邦
,道光二十年亦歸於俄。在錫爾河北的吉利吉思部早於
雍正十二年(西元1734年)即為俄國所征服,而布魯特的
族群又為吉爾吉斯,入布魯特者蓋其孓遺。
    基華汗國於同治十二年(西元1873年)為俄所降服;
浩罕為古大宛之地,乾隆二十五年大軍追霍集占至其地
,額爾德尼王奉表入貢,同治八年(西元1869年)降俄,
至光緒二年(西元1876年)始亡。乾隆二十五年,大、小
和卓奔巴達克山,為其王素爾坦沙誘殺之,率所部十萬
戶及鄰部博羅爾三萬戶俱納款。博羅爾在巴達克山東,
興都庫什山北,後與巴達克山俱為阿富汗所佔有。巴達
克山內附後,阿富汗亦聞中國之盛,遂遣使偕來,乾隆
二十七年入貢。布哈拉為古大月氏地,乾隆二十九年因
巴達克山請求內附,互市而不列朝貢,同治七年(西元
1868年)與俄簽約,承認由俄保護。
    坎巨提為帕米爾山中一小國,又稱乾竺特、喀楚特
等,西人稱Kandchut,乾隆時內附,民國三十五年要求
成立省區未果,今屬喀什米爾。我在帕米爾本設有卡倫
八處,防守國土,光緒十五年(西元1889年)俄國無端派
兵驅走我方卡兵,比經交涉,始終置之不理。光緒二十
二年,英、俄私分帕米爾之地,我國當時因不明該地情
形,且未提出抗議,英、俄則以吾人已默認,於是此三
國未定界之地,他們兩國私自分割了。西元1842年,英
助喀什米爾侵佔拉達克(Latake)。光緒十六年,英兵入
侵拉達克。光緒二十九年(西元1903年)英兵陷拉薩,藏
域最西的拉達克亦於是年被英所脅服。
    黃淵靜譯巴克爾著<韃靼千年史>卷六云:「以近世
考證所知者言,則黠戛斯與回紇所用之語言,確係相同
者。」卷五云:「其(黠戛斯)文字言語與回鶻正同。譯
者註:此可證丁零與黠戛斯之為一族也。------至清時
此族(黠戛斯)分為布魯特(Buruts)及哈薩克(Kasaks),
同言語而互相猜忌。哈薩克之屬於俄羅斯者,稱為黠戛
斯哈薩克人云。」今中亞五國與高加索山地的亞塞拜然
(Azerbaijan)及小亞細亞的土耳其(Turkey)共七國,再
加上新疆的維吾兒族,都屬於突厥語系。同語族不必定
同血緣,即如塔吉克就屬伊蘭系的人種,土耳其也因與
雅利安人種大量混血,外觀上已傾向白種人。
    西元1580年哥薩克囚徒耶爾瑪克與伊凡四世為敵,
耶爾瑪克大敗,棄殘部逃至白爾姆,與另一哥薩克酋長
謀東侵,越烏拉山到鄂畢河流域,只遇到蒙古帝國殘餘
勢力古楚汗國的抵抗(此汗國肇始於昔班系統的阿布勒
海爾,於1428年稱汗於托波爾河流域),烏達爾汗起而
應戰,耶爾瑪克大敗,回莫斯科詭言征服古楚汗國,願
獻地以贖叛逆之罪,伊凡四世許之,並予以哥薩克騎兵
鼓勵其再度東侵,乃於1581年再度東來,1583年佔其都
城西比爾(Sibir),從此打開了整個西伯利亞淪於俄寇
的契機,自甘為帝俄之鷹犬的哥薩克實哈薩克之族也。
    帝俄吞噬了中亞諸國以後,又蠶食我國自巴爾喀什
湖以東,大致上與現在國界相平行的大片領土。因北京
條約而產生了同治三年的塔城界約,再於塔城界約產生
了光緒八年及九年之科布多及烏里雅蘇台界約。又因光
緒七年之中俄改訂條約,而產生了光緒九年的科布多界
約,因科不多界約再產生阿列克別克界約。這些界約訂
立後,中國在西北的領土失去了一百三十三萬方公里。
如今蘇俄已由中亞退出,與我國疆界相連的變成哈薩克
、吉爾吉斯、塔吉克等國,這些國家願意加入成為我國
的一份子則已,否則當年的失地絕無自動放棄之理,昔
日英、俄兩國謀我無所不用其極,究竟有何益哉?

註1:
    欽察汗國乃太祖長子朮赤受封之地,朮赤之子拔都
更經略歐洲東部,大擴汗國疆土。其疆域東止乞兒吉思
部(葉尼塞河流域),南迄高加索山,北至莫斯科以北的
喀拉海,西南至亞述海,西達多瑙河下游。
    拔都之兄斡魯朵被封為白帳汗,弟昔班被封為青帳
汗國,拔都自稱金帳汗,設汗帳於薩萊(Sarai),以為
欽察汗國之國都。
    月即別汗國即青帳汗國之別名,布哈拉汗國又稱為
月即別汗錫巴之國。
註2:
    洪武二十八年(西元1395年),白帳汗葛伊里嘎庫奉
帖木兒之命為欽察汗,統治權由金帳汗系統轉入白帳汗
系。克里米亞、喀山二汗國,均為拔都弟脫哈帖木兒之
子孫所建。西元1480年,阿合買敗死,欽察汗國亡,阿
合買之子孫建立大斡兒朵(位於頓河與烏拉河之間)、阿
斯脫拉汗(位於伏爾迦河)二汗國。前者於1502年為克里
米亞汗所滅,五十餘年後喀山汗、阿斯脫拉汗皆為伊凡
四世所滅,克里米亞汗國直至1783年始被俄併吞。
註3:
    畏兀兒入清行「伯克(Bek)」制,以阿奇木伯克地
位最高。<元朝秘史‧卷十>「以別乞官為重」注:「別
乞即今回部伯克二字之對音也。」突厥亦有此官,唐人
譯作「匍」,其義為宰相、治理、指揮、統率等。唐太
宗貞觀二十一年(西元647年)歸附中國之龜茲王阿利布
失畢,即阿利布斯伯克。唐高宗咸亨二年(西元671年)
龜茲王布瑪伯,國王之稱源出於回鶻之字。
註4:
    我國所翻譯之國外專有名詞的音譯並不十分可靠,
例如蘇俄的「Volga」河,本因「Bulgaria(保加利亞)
」人之居於此河下游附近而得名,古稱「伏爾加」河、
今名「窩瓦」河,「Bulgar」古稱「不里阿耳」,凡此
皆背離原音甚遠。「哈薩克」的英文音譯作「KAZAHK」
、「吉爾吉斯」的英文音譯作「KIRGHIZ」,兩譯音皆
音叶康居、高車、庫車、高昌,以地望而言,吉爾吉斯
草原、哈薩克台地固古者康居、高車之所在地也!在東
歐之哈薩克別名「哥薩克(Goask)」,其與葛薩、貴霜
、喀山、姑師是否有關?實有待進一步釐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 潛龍 的頭像
    黃 潛龍

    中外史地大翻案

    黃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