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東施效顰」這麼一句成語,意思是說倣傚他人
不像,反顯出其醜。這一句成語,由出典至定型,須分成
兩個步驟:
    <莊子.天運篇>:「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醜人
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
而不出。」莊子的寓言不必定真有其事,原先也只說「
效顰」的是「其里之醜人」,至<太平寰宇記>始有「越
州諸暨縣有西施家、東施家。」的說法,既有「東施」
、「西施」之分,一般人也就「想當然耳」的以為「西
施」必定姓「施」了!
    <吳越春秋>所載越國大夫,有范蠡、文種、曳庸、
計輗、苦成、皋如、扶同、皓進、諸稽郢等數人,其中
「范蠡」被認為姓「范」,「文種」被認為姓「文」,然
而有關姓氏諸書並未見載有「曳」姓,「苦成」一名且
為複姓,「諸稽」音近「諸暨」,只「諸稽郢」顯然可知
複姓「諸稽」。越王「勾踐」之父曰「允常」,吳王「
夫差」之父曰「闔閭」,「闔閭」之父曰「諸樊」,顯然
「勾踐」並不姓「勾」,「夫差」亦不姓「夫」。
    <墨子.公孟篇>云:「越王勾踐,剪髮文身。」<史記
.吳太伯世家>謂「句吳」亦「文身斷髮」,吳、越二國
的文明進展,本較中原落後甚多,只因受到先進文化的刺
激,猶如兩顆閃亮的彗星般,在春秋、戰國之交倏起倏落
。新興的野蠻民族,往往能夠盛極一時,周王室近支公爵
之尊的「衛」,且一度亡於「狄」人,原本處於邊陲地帶
的吳、越二國,迨戰國之世,迺漸次與中原文化合流。
    古人看待異族,往往以為彼等如同我中國一般名上
冠姓,而以<山海經>中「大荒」諸經為甚。「宇文」、
「慕容」、「拓跋」等所謂的「鮮卑三部」,日後均成
為中國的複姓,原先則為部族之名。「南詔」王室父子
連名,出自「蒙舍詔」,「蒙舍」音叶「麼些(族名)」、
「蒙氏」,史書遂謂其姓「蒙」氏。
    春秋時期,貴族女子習慣置姓於稱號之末:齊僖公有
二女曰宣姜、文姜,齊本姜姓;衛莊公所娶陳國二女曰厲
媯、戴媯,陳本媯姓;此與漢朝時稱劉邦之妻曰呂雉、稱
班固之妹曰班昭,實大異其趣。[勾踐陰謀外傳]曰:「得
苧蘿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鄭旦。」「西施」似乎符合
當時置姓於後的習慣,但是以「鄭旦」而言,又似乎與這
個習慣有所衝突了。
    <史記.吳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荊蠻,自號句吳。
註:吳言句吳,發聲也,猶言于越耳。宋衷曰:句吳,太伯
始所居地名。」江蘇省的「高郵」、「贛榆」均音叶「
句吳」;「甌越」、「揚越」並音叶叶于越」;<六書故>
:「邾、鄒同聲,實一地,春秋時邾用夷,故邾謂之邾婁。
合邾婁之音為鄒,故邾改名鄒也。」「邾婁」音叶「苧
蘿」、臺灣的「諸羅(縣名)」,與其說「邾用夷」,倒不
如說「邾本夷人之類」。既云邾、鄒同聲,「邾婁」自
可省音為「鄒」,「邾婁」、「昆吾」、「句吳」、「
于越」等均為原音的漢譯,「發聲語」云云仍然是中原
本位作祟的錯誤見解!
    <穆天子傳>:「太王亶父之始作西土,封其元子吳太
伯于東吳。」自古傳說太伯奔吳,但萬不可能遠及江浙,
<國語.齊語>:「西服沙西吳。註:雍州之地。」<管子
.小匡篇>作「流沙西虞」,<集韻>:「虞古作吳。」秦、
隴之間為古雍州之地,「西吳」在此,「東吳」不應相距
太遠。<釋名>云:「吳,虞也,太伯讓位而不就,歸封于此
,虞其志也。」此實望文生義穿鑿附會者也。
    <姓纂>曰:「舜有天下,號曰虞,子商均封虞,因以為
氏。」「虞」有「媯姓」、「姬姓」之別,<左傳.僖公
五年>:「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註:虞國在河東大陽
縣,晉與虞皆姬姓之國。」文王曾斷虞、芮之訟,<詩.大
雅>:「虞芮質厥成。」虞與芮為鄰國,<書.堯典>:「釐
降二女于媯汭。傳:汭,通作芮。」「芮」之得名分明源
於「媯汭」,「虞姚陳胡田」合稱「媯汭五宗」,河東之
虞當即太伯所奔之地,殆即取媯姓之虞以代之,<史記>張
冠李戴,兩千年來因循相仍,荒唐莫此為甚!
    <史記.吳太伯世家>:「吳王與晉定公爭長,吳王曰
於周室我為長,晉定公曰於姬姓我為伯。」自周武王滅
殷至吳王夫差在位,已歷經六百廿七年,太伯奔吳之事乃
遭人誤植於句吳,而吳王亦不自覺而以太伯之後自居也!
江淹<空青賦>:「楚之夏姬,越之西施;趙妃燕后,秦娥吳
娃。」「娃」又叶音「姬」,更使吳王搖身一變而為「
姬」姓,「句吳」分化出「句」、「吳」或「姬(ㄐㄧ)
」、「娃(ㄨㄚ/)」兩音。
    魯昭公娶于吳之夫人曰「吳孟子」,而孔子許以「
知禮」,<字彙補>:「,古文子字。」「」字由「咼
」得音,日本語「子」的訓讀()音近「句」。昔日的
日本列島有「熊襲([Kumaso])」一族,曾與大和
朝廷作長期的抗爭,日本語謂「熊」曰「(Kuma)」,
音叶「蓋馬(高原名,在韓國東北)」、「蓋牟(城名,在
安東省)」、「高密(山東省地名)」,音近「即墨(山東
省地名)」、「群馬(Gunma日本縣名)」,亦音近「句吳
」,此殆為日本女子多置「子」於名後,及高麗女子多置
「姬」於名後的遠因。
    <史記.年表>謂宋景公名「頭曼」,首度見於史書的
匈奴單于亦號稱「頭曼」;齊宣公名「辟疆」,賈誼<審
微篇>:「昔衛侯朝於天子,周行人問其名,曰辟疆,行人
還之曰:啟疆、辟疆,天子之號也,諸侯弗敢用。衛侯更
名燬。」先秦古人之名、姓氏、國名、山水名、部族名
等,實均沿用圖騰名。管仲名「夷吾」,晉惠公亦名「夷
吾」;齊景公名「杵臼」,晉有「公孫杵臼」;魏信陵君
名「無忌」,楚大夫有「費無忌」,唐有「長孫無忌」;
趙有「藺相如」,漢有「司馬相如」,古人這種數人同名
,而又不易窺知字義的情形不勝枚舉,與今西洋各國人的
命名方式,不妨予以等量齊觀。
    「甘迺迪(姓氏)」音叶「加拿大(國名)」、「麥克
阿瑟(姓氏)」音叶「馬加錫(島名)」、「安東尼(人名)
」音叶「安大略(湖名)」,「瑪丹娜(人名)」音叶「麥
當勞(Mcdonald店名)」、「Madonna(聖母像)」、「岷
答那峨(島名)」、「蒙特拿(州名)」等,「由音生義」
是音韻學裏的金科玉律。
    「西施」不外乎「賢淑」、「韶秀」、「馨香」、
「秀色」、「纖纖」、「纖細」、「首飾」、「修飾」
、「瑟僩(美好的樣子)」、「肸蠁(香氣四溢)」、「摻
摻(手纖細的樣子)」、「肸飾(佈置裝飾)」等等的擬音
漢譯,蘇軾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又,<鹽鐵論>:「蟆母飾姿而矜夸,西子彷徨而無家。」
「西施」又或作「先施」,「西子」、「西施」一音之
轉,「西子」不外乎「嫻靜」、「撒嬌」、「薌(香)澤
」、「香澤」、「細緻」、「袖珍」、「絲絹」、「水
晶」、「琁璣(北斗)」、「掞藻(發舒詞藻)」、「蒴蒟
(植物名)」、「細君(夫稱婦)」、「率真」、「梳粧」
、「鑲嵌」、「淑清」、「秀氣」、「小巧」、「脩長
」、「舒暢」、「舒展」、「小姐」等等的擬音漢譯,
「西施」不姓「西」亦不姓「施」,猶如英前首相「奚
斯」不姓「奚」亦不姓「斯」,今人謂賣檳榔的小姐曰
「檳榔西施」,正契合西施一名的本義。
    宋徽宗時京城汴梁有名妓曰李師師,<書.大禹謨>:
「百僚師師。傳:師師,相師法。」女子取「師師」為名
頗為怪異,如果明瞭其與「西施」都源自一脈相傳的圖
騰名也就怳然了!「師師」音叶「西施」,又音叶英語謂
「娘娘腔」的「Sissy」(按:陳文茜在中視繼李敖的「
李敖大哥大」之後主持了一個叫「文茜小妹大」而英文
標示作「Sisy's News」的談話性節目)、英語謂「姊妹
」的「Sister」之前二音節,亦音叶英語作為女性名字
的「Susan、Suzan(蘇珊)」或「Susy、Susie(蘇絲)」,
此等名字固源自古老之圖騰名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黃 潛龍 的頭像
    黃 潛龍

    中外史地大翻案

    黃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