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半島最早登上歷史舞臺的國家,除為中國收入
版圖的越南以外,就屬最初領有湄公河下游今日柬埔寨
和南越一帶的扶南了。大約在六世紀的時候,真臘王國
在湄公河流域崛起,這就是今日寮國的前身。
版圖的越南以外,就屬最初領有湄公河下游今日柬埔寨
和南越一帶的扶南了。大約在六世紀的時候,真臘王國
在湄公河流域崛起,這就是今日寮國的前身。
真臘位於扶南的北面,曾經是扶南的一個屬國。擺
脫了扶南之羈絆的真臘,終於取扶南而代之,時為西元
六二七年。八世紀初,據<舊唐書>記載,真臘內亂,分
為水真臘與陸真臘兩部份,水真臘包括南部扶南及越南
的南圻;陸真臘則擁有北部扶南及寮國。
脫了扶南之羈絆的真臘,終於取扶南而代之,時為西元
六二七年。八世紀初,據<舊唐書>記載,真臘內亂,分
為水真臘與陸真臘兩部份,水真臘包括南部扶南及越南
的南圻;陸真臘則擁有北部扶南及寮國。
西元八○二年,闍耶跋摩二世統治之際,真臘的兩
個部份重新統一起來,只不過其國號已改稱為柬埔寨或
甘孛智(Cambodia)。闍耶跋摩七世在位時,其國勢到達
巔峰,他驅走占婆人然後蹂躪其國,帝國擴張遠達馬來
半島,湄公河流域極北的永珍也置於其控制之下。闍耶
跋摩八世繼位後,王國開始步入衰運,西元1220年退出
占婆,其他邊遠的屬國也開始脫離,尤其西元1238年泰
族的王國興起,不斷的在西部邊疆施以壓力,占婆人則
襲擊其東部的邊陲,柬埔寨帝國的領域逐漸的縮減到僅
剩現代的高棉(Khmer)和南越一部份的地區。
個部份重新統一起來,只不過其國號已改稱為柬埔寨或
甘孛智(Cambodia)。闍耶跋摩七世在位時,其國勢到達
巔峰,他驅走占婆人然後蹂躪其國,帝國擴張遠達馬來
半島,湄公河流域極北的永珍也置於其控制之下。闍耶
跋摩八世繼位後,王國開始步入衰運,西元1220年退出
占婆,其他邊遠的屬國也開始脫離,尤其西元1238年泰
族的王國興起,不斷的在西部邊疆施以壓力,占婆人則
襲擊其東部的邊陲,柬埔寨帝國的領域逐漸的縮減到僅
剩現代的高棉(Khmer)和南越一部份的地區。
西元一三五○年泰族的第二個王朝建立後之三年,
老撾或南掌也在今天的寮國崛起,先後臣服於高棉與泰
國,後兼併四鄰小邦,成為中南半島上的大國。真臘、
南掌互為倒裝,猶諸羅之於羅茲阿。今寮國之國號英譯
作「Laos」,蓋「哀牢(Ai-Lao)」之省音。歷來學者以
寮國人為泰族的一支,充其量只是少數。寮國的老撾中
雜有哀牢,猶蘭嶼的雅美中雜有達悟,故柬埔寨又或作
高棉或吉蔑,然今久已相融而無以分辨矣!
老撾或南掌也在今天的寮國崛起,先後臣服於高棉與泰
國,後兼併四鄰小邦,成為中南半島上的大國。真臘、
南掌互為倒裝,猶諸羅之於羅茲阿。今寮國之國號英譯
作「Laos」,蓋「哀牢(Ai-Lao)」之省音。歷來學者以
寮國人為泰族的一支,充其量只是少數。寮國的老撾中
雜有哀牢,猶蘭嶼的雅美中雜有達悟,故柬埔寨又或作
高棉或吉蔑,然今久已相融而無以分辨矣!
註1:<後漢書‧西南夷傳>:「哀牢夷者,其先有婦人
名沙壹,居于牢山。嘗捕魚水中,觸沉木若有感
,因懷妊,十月,產子男十人。後沉木化為龍出
水上,沙壹忽聞龍語曰:『若為我生子,今悉何
在?』九子見龍驚走,獨小子不能去,背龍而坐
,龍因舐之。其母鳥語,謂「背」為「九」,謂
「坐」為「隆」,因名子曰「九隆」。及後長大
,諸兄以九隆能為父所舐而黠,遂共推以為王。
後牢山下有一夫一婦,復生十女子,九隆兄弟皆
娶以為妻,後漸相滋長。種人皆刻畫其身,象龍
文,衣著尾。九隆死,世世相繼,乃分置小王,
往往居邑,散在谿谷絕域荒外,山川阻深,生人
以來,未嘗交通中國。」哀牢、無量、鴉礱、安
寧一音之轉,哀牢山、無量山均在雲南,鴉礱江
、安寧河、寧靜山皆在西康省,九龍(隆)、寧靜
互為倒裝,九龍在鴉礱江支流九龍河岸。「沙壹
」音叶古代寮國一小邦「Muong Swa(萬象)」的末
二節音,倒裝為四川的「越嶲」,雲南省的縣名
叶音以「越嶲─沙壹」的叶音佔第一多數。
附:<後漢書‧西南夷傳>載:「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
遯水,有三節大竹流入足間,聞其中有號聲,剖竹
視之,得一男兒。歸而養之,及長有才武,自立為
夜郎侯,以竹為姓。」「夜郎」亦音叶哀牢、窩泥
(族名)、文郎(國名)、甌駱(族名)、玉壘(山名)、
雩婁(地名)、阿那、婀娜、旖旎、猗旎、猗狔、猗
儺等,<詩‧檜風>:「隰有萇楚,猗儺其枝。」猗
儺,柔順貌。」又,<詩‧小雅>:「隰桑有阿,其
葉有儺。註:盛貌。」臺灣甘蔗品種之一有名「猗
儺蔗」者,迎風搖曳為其主要特徵,此特徵亦適用
於竹─<丹鉛錄>云:「龍鍾似竹,搖曳不自持也。
」又,龍鍾,竹名,產羅浮山。則「夜郎」適音同
其竹之指謂,故云其以竹為姓也。
註2:「真臘」音叶「蛟龍」、「諸羅」,倒裝為「女
嬌」、「南掌」、「羅茲阿」、「老撾」,又音
轉為「獠 」、「瀾滄」、「南昌」、「臨川」
、「流求」、「女虔」,倒裝為「虯龍」、「
獠」「邛崍」、「 狫」、「黔靈」、「車里
或產里」、「祈連」、「蔥嶺」、「 」、「
菜寮」。西藏是全國「女嬌」叶音縣名最多的地
方,其次為四川、廣西。甘肅是全國「蛟龍」叶
音縣名最多的省份,西藏次之,西康、雲南又次
之。雲南、四川分別為女虔、虯龍叶音縣名最多
的省份,這就是老撾與流求的故鄉。
註3:琅勃拉邦(Luang Prabang)的「萬象(Muong Swa)
」,在西元1353年聯合一些過去隸屬於素古臺或
柬埔寨的小侯國,包括「川壙(Xieng Khouang)」
等,而成為「南掌(Lan Chang)」王國。
註4:「吉蔑(Khumer)」音叶「景(清)邁」、「荊羋」
、「葭萌」、「苴咩」、「且末」、「哲孟雄」
的前二音,倒裝為「民家」「密支那」,吉蔑
西支所謂的孟人殆即「密支那」之族。高棉、滿
剌加(Malaca)互為倒裝。統一六詔的「蒙舍」音
叶麼些或摩梭(Muso),「蘇門」達臘是其倒裝。
註5:白古(勃固)、榜葛拉(孟加拉Bengla)、布魯克巴
(不丹)等,與柬埔寨(Cambodia)、喀布爾(Kabul)
互為倒裝。「高棉(Khumer)」與「甘孛智」一音
之轉或不同族群,有待進一步探究。
註6:明代在西南設有:(一)平緬麓川軍民宣慰使司、
(二)木邦軍民宣慰使司、(三)孟養軍民宣慰使司
、(四)緬甸軍民宣慰使司、(五)八百軍民宣慰使
司、(六)車里軍民宣慰使司、(七)老撾軍民宣慰
使司、(八)大古喇軍民宣慰使司、(九)底馬撒軍
民宣慰使司。平緬麓川及車里二司,其地之大
部份在今中國境內,惟二司尚有一小部份之地,
現已沒入緬甸。八百在今泰國北部,老撾為今寮
國。其餘木邦、孟養、緬甸、大古喇、底馬撒、
靖定六宣慰司,多在今緬甸境內;而孟養一司地
至今尚為中緬北段未定界。
註7:依吾所製作<泰國府名、山水名叶音表>的統計結
果,「女希(16)─蜥龍(11)」這組叶音地名僅次
於「女媧(12)─臥龍(17)」排名第二,而「Laos
」音叶「女希」,故與其說「泰國人的一支」,
倒不如說「在泰國人口的組成份子中,『Laos』
的族群佔有極高的比率」為符合事實的真象也。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