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東漢光武帝建武23年(西元47年),匈奴分裂為南北
二部,南部向漢朝「求使者監護,遣侍子,修舊約」,
要求進入長城。從建武24年連續請求到建武26年,才由
漢朝決定容許,漢朝供應他們糧食與用以繁殖的牲畜,
相對的義務,則由這些分布邊郡的匈奴人「為郡縣偵羅
耳目」,擔當為漢朝警備北方與西方敵人的責任。從此
匈奴南北對立的形勢,大體維持了半個世紀。
    事實上北匈奴繼南匈奴之後,也曾希望效忠漢朝而
求和平共存,漢朝大臣們贊成兩個匈奴的聲浪也很高,
但堅決反對的卻是南匈奴。以後的情形,隨著北匈奴遭
受西漢時代同一不幸而改觀,北匈奴天災頻頻,人民因
旱荒饑蝗而不斷離散,自東漢章帝建初八年(西元83年)
北匈奴三萬餘人,驅馬二萬匹、牛羊十餘萬頭,到河南
加入南匈奴陣營投降以來,幾乎每年都出現大群人逃亡
南匈奴的情事,到明帝章和元年(西元87年),且演出二
十萬人大逃亡,投奔南匈奴的空前悲劇。
    明帝章和二年(西元88年),南匈奴向朝廷上了要求
「出兵討伐,破北成南,併為一國,令漢家長無北念」
的表章。漢朝接納了南單于的建議,明年(和帝永元元
年、西元89年),便以南匈奴三萬騎兵為主力,配合漢
、東胡、西羌一萬多騎兵,任命車騎將軍竇憲與征西將
軍耿秉為正、副統帥,會合度遼將軍、使匈奴中郎將,
同護南單于自朔方分三路北伐,於進入外蒙古境內會師
,直取北單于。北單于與諸王指揮下的部隊敗績,聯軍
追擊三千餘里,一直到燕然山(今肯特山)收兵並泐石記
功。這一役,北匈奴陣亡一萬三千人,馬、牛、羊、駱
駝被俘獲一百餘萬頭,北單于本人雖逃脫聯軍追,諸
王與部眾投降或被俘擄的達二十萬人以上。
    聯軍凱旋第二年,南單于追擊北單于,殺敵八千人
,北單于負傷。又明年(永元三年、西元91年),已升為
大將軍的竇憲再自寧夏居延寨第二度大軍推進,耿秉之
弟耿夔率領部下,作漢匈戰爭以來空前深入行軍,出塞
外五千餘里,於到達金微山(今薩彥嶺)時,趕上逃亡中
的北單于。北單于在重重包圍中,損失五千餘掩護他的
親衛騎兵後,突圍向西撤退,<後漢書>的記載是「逃亡
不知所在」。北單于自洶河水流域逃往北海、西海後,
鮮卑人乘機入侵占領那一大片土地,沒有跟北單于逃走
的匈奴尚有十幾萬落,皆自稱為鮮卑,逐漸與鮮卑人同
化,鮮卑從此日漸強盛,到安帝永初間,匈奴、鮮卑、
烏桓更互相攻擊,爭取更多的生活空間。
    北匈奴被逐出中國歷史上的北亞細亞生活圈後,他
們「逃亡不知所在」的去向原先是個疑問,待歷史界自
中國史與羅馬史取得了聯繫,才知他們放棄蒙古高原故
土後,所展開的是偉大的橫越北方歐亞大陸的行程。匈
奴西遷行程中沿途事蹟,經中國史料予以充實,大體須
分劃為如下幾個階段:
    第一:先循額爾濟斯河上游進入中亞細亞,在巴爾
喀什湖周圍分兩股,一部份留建「悅般國」,其餘的繼
續西進。關於悅般國,<魏書‧西域傳>說明:「悅般國
在烏孫西北,去代一萬九百三十里。其先,匈奴北單于
之部落也,為漢車騎將軍竇憲所逐,北單于度金微山西
走康居。其羸弱不能去者,住龜茲北,地方數千里,眾
可二十餘萬,涼州人猶謂之單于王,其風俗習慣與高車
同。」此輩後為突厥所逐,徙至今阿母河流域,唐之勢
力既達阿母河,建都護府於其地,悅般之名始復顯。所
遺羸弱者住龜茲北地方,猶保有舊名而已。突厥勢盛,
悅般為所迫,遂遠遁,過裏海濱諸部族以西去。悅般即
歐洲史上代匈奴而起,入歐驅逐同為來自亞洲黃種的「
Sabires(塞爾維亞人)」之「阿乏爾(Avares)」。
    第二:繼續西進的匈奴人,越過哈薩克斯坦而抵鹹
海(Aral Sea)、裏海(Caspian Sea)中間地帶的伊斯庫
爾,亦即康居與阿蘭(奄蔡─Alan)之間,作長時期停留
。奄蔡突然自一世紀中改變為阿蘭,應是已被阿蘭所取
代,並即以阿蘭為核心,合併鄰近諸遊牧民族而形成的
帝國大同盟。到三、四世紀,自裏海以至頓河之間的廣
大地域,都已由阿蘭人分佈。
    第三:第四世紀中,匈奴人自裏海以東繼續向西移
動,阿蘭終被滅亡。阿蘭人一部份西遷,一部份在大屠
殺下消滅,一部份被吸收入匈奴民族範疇。烏拉山南部
與伏爾加河流域自此改為匈奴人聚居中心,勢力一直延
伸到頓河下游的今日南俄,這個由匈奴人接收阿蘭土地
與人民所建立的新國家,一般相信便是<魏書‧西域傳>
中的「粟特(Scythac)」:「粟特國,在蔥嶺之西,古
之奄蔡,一名溫那沙。居於大澤(裏海),在康居西北。
匈奴殺其王而有其國,至王忽倪,已三世矣!」惟所記
事已是匈奴歐亞大帝國崩壞與忽倪退回東方以後,而非
橫掃歐洲以前。「忽倪」經史學家考定,即阿提拉幼子
「Hernac」的音譯,<魏書>記述北魏文成帝(西元452--
465年)時,忽倪派遣使者來聘,時代正相符合,其父阿
提拉、其祖巴拉密的世次也相當。
    第四:建立粟特國二、三十年後,匈奴人便沿黑海
北岸進向多瑙河。中國五胡亂華期間的第五世紀七十年
代,他們在「巴拉密(Balamir)」王領導之下,開始自
伏爾加河下游征服歐洲,東、西哥德(Goths)與法蘭克
(Frank)等日耳曼系諸種族,非被壓制脅從,便是在其
兵鋒下潰退,湧入羅馬帝國境域。至巴拉密之子「阿提
拉(Attila)」王在位(西元433-453年),是巔峰時代,
匈奴大帝國領土橫跨歐亞大陸,從裏海到萊茵河,王庭
設於多瑙河之北的匈牙利草原,歐洲白人遭受歷史上從
未經驗的黃色大震盪。匈奴人恐怖大掠東羅馬諸城市,
西方攻勢雖在今法國巴黎之西的沙龍決戰,被西羅馬與
日耳曼諸種族聯軍合力阻擋,卻又轉為義大利半島北部
均受蹂躪。西元452年,羅馬被圍攻而教皇李奧一世乞
和,阿提拉因軍中傳染病蔓延而退兵,風中之燭危機解
除,且被渲染附會謂教皇祈禱因而上帝顯靈。八十年間
,東、西羅馬都被迫對之納貢求取和平。大帝國隨阿提
拉之死而瓦解,阿提拉幼子忽倪領導大部份族人向東,
退到伏爾加河他們原住的歐亞交界地帶,而出現於<魏
書>的記載,並漸漸從歷史上消失。
    巴克爾<韃靼千年史>云:「中國史上匈奴一族突然
不知所往,而匈族則又突然出現於歐洲,由各方面觀之
,可見兩者即為一族,初無衝突之點。」、「鮮卑帝國
至西元後二百年始興,匈奴之名至西元後二百年方滅,
則謂西元後二百年左右為中國所逐之匈奴,即西元後三
百年出現於歐洲之匈人,實至為近理。」、「吉朋謂阿
提拉自誇為匈奴單于之苗裔,其先人曾與中國分庭抗禮
者也,此事纂為重要。」、「冒頓之圍白登也,亦如六
百年後匈奴阿提拉之於沙龍一戰。」、「當時羅馬帝國
重心往復於東方之君士坦丁堡及西方之羅馬城,與中國
北部之徘徊於長安、洛陽,南部之遷轉於建康、臨安者
正無以別,東海、西海不謀而合,此至堪驚異者也。」
又,「然此說如無積極可恃之證據,其確實與否終難決
定」,隨著學術的昌明,「積極可恃之證據」會愈來愈
多,匈奴西進沿途所遺漢朝遺物及漢式文物模倣品,提
供考古界、歷史界對古代草原大道的再認識。
    儘管如此,卻還有不認為入侵歐洲的匈族與北匈奴
同源的聲音,耿振華依其師陳慶隆之說,提出了三項反
對的理由:「(一)北匈奴西遷與芬族阿提拉王崛起的時
間巧合,不足以證明東、西匈奴同源,原因在於中國史
料悅般時期的空檔無法補足,致使西遷痕跡中斷。(二)
匈奴與芬族在名號上缺乏語音的對當關係。此外,由於
匈奴語言為阿爾泰系語族,因而可以同屬於阿爾泰系語
族的突厥文字加以考證。突厥文中,在字首出現舌根塞
音「K」較早,出現舌根擦音「H」是很晚的事情,並且
「H」(芬族拼音為『Hun』)用於字首在突厥文中只出現
於外來語,因此芬族不是阿爾泰系語族的支屬。(三)芬
族史料中的專有名詞,不符合阿爾泰語系母音與子音連
結的規則,而出現子音接子音的情形。因此,芬族可能
不是阿爾泰語系的支屬。」
    以上三點,根本不成其問題,<魏書‧西域傳>悅般
「在烏孫西北,------其先匈奴北單于之部落也,----
--其羸弱不能去者住龜茲北,------眾可二十餘萬。」
、粟特國「古之奄蔡,------在康居西北,匈奴殺其王
而有其國,至王忽倪,已三世矣!」來龍去脈交待得清
清楚楚,哪還有甚麼空檔須要補足的呢?西晉漢譯<普
曜經>裏的「匈奴」、唐代漢譯<廣方言經>裏的「護那
」、希臘之「Hunnen」等與「匈(Hun)」均是同音的異
譯,「Sun」本應讀如「炫麗」、「Moon」本當讀如「
朦朧」,蓋英語讀音於「Hun」尾音的「n」有輕音化的
趨勢也!何言無語音的對當關係乎?所謂「古無輕唇音
」,若謂無「ㄈ」音則可,謂無「ㄏ」音則不可也。吉
朋<羅馬帝國衰亡史>謂「阿提拉的軍隊,約有五十萬之
眾;據另一說,眾達七十萬。」其西遷途中所吸收的外
族不在少數(吉朋云建國於粟特的匈奴,以與異族互通
婚媾,因稱白匈奴)而愈西語言差異愈大,相對居於少
數的匈奴人語言必發生變化是必然的結果。
    「Singapore(新加坡)」馬來語可作「獅城」解,
獅子國「Ceylon(獅也)」音轉而為「Singa」,是「Hun
」又可音轉而為「Hungary(匈牙利)」。今匈牙利之黃
種人多同化於「馬札爾(Madjar)」人,與「Germany(日
耳曼)」實互為倒裝。愛莎尼亞的「佛利亞(芬蘭人的分
支)」、「Finland(芬蘭)」、「Helsinki(赫爾新基)」
的前二音節皆音叶「Hunnen」,芬蘭實乃粟特國匈奴人
的最後歸宿{按:芬蘭人又自稱「Suomi」,音叶「粟末
」,馬札兒(Madjar)倒裝為日耳曼(German),又音轉為
「粟末」},而今日為「法蘭西(France)」人主要成份
的「法蘭克(Frank)」,其為匈奴同族的可能性並不亞
於芬蘭,由「Greece(希臘)」之於「Greek(希臘人)」
觀之,其主要音節的「法蘭」正「Hunnen」的叶音,其
登上歷史舞臺的時間與地點是否和匈奴有關?有必要徹
底予以釐清。「Estonian(愛莎尼亞)」與「Azerbaijan
(亞塞拜然)」疑均為「奄蔡(Arsoi)之苗裔;「保加利
亞(Bulgaria)」音叶鐵勒諸部的「僕骨(Bukku)」、「
拔野古(Baikal)」,其猶在窩瓦河下游時我史書譯作「
不里阿耳」;前南斯拉夫的「塞爾維亞(Serbia)」固烏
拉山「西伯利亞(Sebria)」汗國之族類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黃 潛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